福鼎新聞網訊(張海洲)“跟我一起送外賣?我得考慮下,你可能適應不了我的快節奏工作模式。”外賣小哥夏品龍聽說記者要跟著一同參與送外賣,他最初有些猶豫,在記者再三堅持下,他同意了。出發前,夏品龍與記者“約法三章”:騎行電動車要帶頭盔、途中注意交通安全、盡量跟上他工作的節奏。
12月,福鼎已入冬,寒風刺骨。22日當天,記者與夏品龍一同騎行在大街小巷里,體驗外賣小哥的工作日常。
日行100多公里 “疾行者”信奉團隊精神
夏品龍今年29歲,從事“外賣”行業已一年多。早上11點開始工作,中午2點-3點為休息時間,下午4點繼續工作,持續到夜間12點結束,這是夏品龍為自己定下的工作時間表,每日的送餐總路程量可達100多公里。午餐和晚餐的時間段,是他最忙的時候。
當天中午,在美食城里,夏品龍手機又接到了外賣平臺派發的新訂單,在手機上一番熟練操作后,他招呼記者再次上路,而在這之前,記者與他剛完成了一筆外賣訂單,前后時間距離不足15分鐘。
路上,夏品龍專心騎行,極少與記者談話,路上若收到新訂單通知,他會在路邊停車,再打開手機操作平臺接取派單任務。針對這一習慣,他告訴記者,外賣員接單要及時,但駕駛電動車行駛途中注意交通安全是第一位,不僅如此,派送途中還得注意行駛路面有無坑洼地段,避免電動車行進中劇烈顛簸而導致車后保溫箱內的湯類食物灑出。
期間,記者緊跟夏品龍身后,寒風撲面而來,冷的刺骨,記者不得不將頭盔前的擋風罩放下。
“我們這行,免不了風吹日曬,當你入職超過一個月后,我敢保證你的抗寒抗熱能力能上一個臺階。”派送完外賣訂單后,夏品龍看著冷的直哆嗦的記者,他和記者打趣道。
遭遇“差評”,對外賣小哥而言絕對是個災難,因為它直接影響收入。如何高效的為客戶送達物資,是夏品龍一直琢磨的事。
從業一年多,收到“差評”的原因,他總結出兩個原因:送錯單、灑餐,這兩類情況最易遭遇“差評”。灑餐,即外賣員途中駕駛電動車車速過快,途徑一些路面不平整地段,車體顛簸太過嚴重導致食品灑出餐盒;而送錯單,則是外賣員取單時的粗心大意引起的。
“灑餐、錯單,只要工作時多留心,就能避免,這也是每個有責任心的外賣員應當注意的送餐細節。”夏品龍說,他與部分同事組成了小團隊,他是隊員。隊員若工作中遭遇“差評”,團隊隊長會被扣罰薪資,“差評”量超過次數限制,所屬團隊的年終獎金就泡湯了。“我和同事們都很推崇團隊精神,只有更好的為顧客服務,才能讓團隊獲益,‘零差評’是團隊的目標,也是我的個人目標。”夏品龍說,規避“差評”,他從不含糊,也不允許含糊。
每日為別人送外賣,那自己的伙食呢?夏品龍笑著說,下午2點30分至3點是自己的午餐時間,晚餐就比較“隨緣”,得空就吃,夜間派單量大忙不過來的話,他也只能下班后點份夜宵權當晚餐了。一天飯錢花費在20-40元內,很多店家針對外賣員的消費有特殊折扣服務,飯前開銷不大,一大碗面條或一頓快餐,能填飽肚子就行。
時間即金錢 “改單”頭很疼
“時間就是金錢,這話形容我這行很貼切,抓緊時間,就能多送一單,增加收入。”夏品龍對記者強調,每天40單,他必須和時間賽跑,保證完成自己的送單量。
風吹日曬,談起從業后的酸甜苦辣,夏品龍對記者說:“冷暖自知啦”。而讓他從業期間最煩惱的事,他脫口而出:“錯誤地址、臨時變更地址”最頭疼。
夏品龍表示,有時,他將外賣送達訂單顯示的地址后,發現地址不對,有不少顧客在點餐時會選錯或臨時修改地址,致使他準點送達外賣卻被迫成了“晚點送餐”。
“你打開點餐平臺,查看送餐地址那欄,里面有增設新地址功能,還有常用地址設置功能,有客戶下單時,忽略了點餐設置的地址是否和自己所在地地址吻合。”夏品龍說,這類問題容易發生“晚點”情況,不僅浪費了外賣員的時間,還加大了外賣員的工作量。還有一些客戶下單付款后臨時修改地址,卻未及時聯系外賣小哥,而送餐員已在送餐路上了。“遇到這類情況,有的客戶不會追究我的責任,有的客戶會顯露出不滿意的態度,遇到不講理的客戶會直接給我和商家‘差評’’。”夏品龍表示,希望大家能多理解“外賣員”工作的艱辛,下單前務必核對準確送餐地址,與他人便利,也是與己便利。
29歲 努力工作為更好的生活
“日復一日的辛勞,當然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夏品龍說,入行前,他也從事過其他工作,自己也很努力,可收入卻并不理想。相比之下,現在他所從事的職業還算不錯,只要勤奮努力,雖然辛苦,但收入提升的很快。“現在,月入5000-6000元,在福鼎算是非常不錯的收入了。”
交談中,夏品龍說,下班后閑暇之余,他會看些書籍,為自己“充電”。此外,他會回憶一天下來的工作經歷,在微信上和好友分享,也會和伙伴們談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多賺點錢,幫助家人還房貸,順便,有機會結束自己的單身生活。”夏品龍說,去年父母買了新房,房貸壓力較大,做兒女的,也要努力經營自己的事業,為父母分擔壓力,盡自己的一份責任。“今年我29歲,也到了成家年齡,希望來年,能遇到適合自己的伴侶。”
當夜8點,采訪結束。夏品龍告別記者后,騎上電動車消失在夜幕里。不論嚴寒還是酷暑,大街小巷里有許多和夏品龍一樣的“外賣員”,他們奔波于晝、夜間為人們送上需求的物資,為了家人亦或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外賣員”每天都演繹著與時間“賽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