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明明說送我一份小禮物 可怎么到頭來 卻損失了更多的錢 典型案例 去年10月,方女士(化名)接到一個自稱抖音客服的電話,稱最近在做活動,要給方女士贈送一份小禮物,說完便提供了一個號碼讓方女士添加微信好友領取禮物。方女士將信將疑,搜索號碼后發現是一個企業微信,想看看到底送的是什么,便成功添加對方為好友。 接著,對方讓方女士挑選禮物,并邀請方女士進入一個微信群。進群后,方女士看到群主會發一些任務要求群成員瀏覽抖音,然后截圖領取紅包。方女士照著做了起來,果不其然每次都能領到份額不大的紅包??傻搅说谌?,群主突然說群里不能做任務了,還想做任務的成員可以單獨私信領任務。方女士私信群主之后,對方隨即發來一個鏈接,讓方女士下載一款名為“抖音優選”的APP,下載注冊好之后,會有指導員、助理等人繼續教其做任務。 隨后,方女士在指導員那領到了一個公益競拍的任務,任務很簡單,只要轉賬一萬元,就可以獲得收益。方女士想著之前都能領到紅包,估摸著這次金額這么大那領到的報酬應該也很大,便將錢轉了過去??墒菍Ψ絽s說方女士操作失誤,讓其重新轉賬。方女士連續轉了好幾筆,加起來有20多萬元,對方卻還是繼續讓其轉賬。這時方女士才察覺不對,連忙報了警。 防騙大數據提醒 不要輕信所謂的“免費禮品”。為增強詐騙活動的迷惑性,犯罪分子不斷變換作案手法,引流方式從單一發布兼職廣告向免費領取禮品等多種方式轉變,詐騙手法從傳統購買商品、點贊返利向“做任務式”刷單、投資理財刷單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