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走進福鼎市龍安開發區桑楊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型水泥牌坊,上面刻著“桑楊移民村”幾個大字。順著牌坊進村,只見村內街道寬闊整潔,兩旁樓房正在做仿古式店招。 “剛搬來時只有房屋地基,現在已經被整齊的樓房取代,并且越來越好!”桑楊村黨支部書記翁鄭孝介紹,桑楊村原名“桑園村”,由于福鼎桑園水庫工程興建,1994年該村4個自然村合并,200多戶共900多人遷至龍安開發區楊岐村周邊,重建新村。 “整村遷移后,我們開始自籌自建,基本上建二層混凝土磚房就已經掏空家底。而且沒有水泥路、沒有路燈、沒有就業的機會。等第二年,每個人分到7分地開始種田。”老村支書翁位油回憶道。1998年,龍安開發區成立,一批批工業項目緊隨其后入駐,發展如火如荼,桑楊村一躍成為龍安集鎮的中心村,村民們也把握發展機遇,或就地創業,或進廠務工。 收入提高了,桑楊村兩委開始著手規劃村莊的未來發展。一方面,充分盤活閑置地和閑置房屋,對外出租,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另一方面,在福鼎市庫區移民事務中心和龍安管委會的支持下,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新村建設,進一步增強村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從茅廁到新式公廁,從豬圈到休閑廣場,從房屋地基到嶄新的樓房……隨著基礎設施完善和生活質量的提高,該村列入寧德市庫區移民環境綜合整治試點村,村民們的思想觀念也在悄然變化,積極主動參與鄉村治理,共同打造美麗、和諧、宜居的家園。 舊貌換新顏,村民綻笑顏。桑楊村緊接著啟動房屋外立面提升項目,一期工程已完成91棟房屋的整裝工作,仿古門頭與嶄新的樓房相映成趣,為鄉村增添了幾分韻味。在此基礎上,今年該村又投入二期建設,計劃改造156棟房屋外立面,預計今年底完成,集中打造一條獨具特色的特產街,為村里創造更多的經濟收益。 “為了鼓起‘錢袋子’,我們將村集體90多畝蝦塘通過福鼎市農村生產要素平臺流轉,加上6棟房屋出租、店招廣告等,預計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可以突破30萬元。”翁鄭孝說,眼下鄉村旅游持續升溫,村里正計劃對接引進戶外旅游項目,將一塊8畝多的閑置空地打造成為鄉村旅游的新亮點,為村莊增添人氣,增強“造血功能”,帶動鄉村經濟蓬勃發展。 “我們將持續協助桑楊村申請上級補助和自籌資金,加快推進房屋外立面提升工程建設,提升村莊‘顏值’和品質,同時爭取更多項目支持,邁出移民致富新步伐。”龍安開發區黨委統戰委員甘宗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