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王婷婷/文 張海洲/圖)12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福鼎市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劇場隆重開幕。
開幕現場
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應到會委員223人,實到215人,符合政協章程規定。大會執行主席李紹美、陳維鋒、丁一蕓、汪聲毅、曾慶游,市政協黨組成員吳敬亮等在主席臺前排就座。
市委書記劉振輝,市委副書記、市長袁華軍,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蔡梅生,李成雙、姚雙霞、林施筆、林乃平、許鋒、藍承忠、林東、鄭健瑜等市副處級以上領導在主席臺就座,祝賀大會召開。
大會由丁一蕓主持。上午8時30分,大會開幕,全體起立,奏唱國歌。
會議首先審議通過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議程。
市政協主席李紹美代表政協第十三屆福鼎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李紹美說,一年來,市政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中共福鼎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奏響協商主旋律,發出政協好聲音,在助推福鼎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中貢獻智慧和力量。
回顧這一年,市政協主要圍繞五個方面做好各項工作:一是旗幟鮮明講政治,思想引領強定力,堅持理論武裝,加強黨的領導,突出政治引領;二是協商民主獻良策,服務大局增動力,緊扣關鍵問題選題協商,聚焦經濟發展建言獻策,圍繞民生事業獻計出力;三是心系發展解難題,履職為民添助力,督辦提案持續發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關注熱點主動監督;四是團結協作謀共識,勠力同心聚合力,廣泛聯誼聯絡,開展扶貧濟困,致力文化傳承;五是求真務實提質效,強基固本激活力,強化專委會工作,強化委員履職擔當,強化服務保障能力。
李紹美指出,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關鍵的一年。市政協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在中共福鼎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有效協商議政,廣泛凝心聚力,為答好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時代問卷”作出政協新貢獻。
李紹美強調,圍繞這個工作思路,具體要做好五個方面工作:一是夯實共同奮斗思想政治基礎。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把準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引領和廣泛凝聚共識貫穿政協工作全過程,傳遞清晰的主流聲音,共同匯聚推進福鼎發展的廣泛共識和強大合力。二是聚焦黨政中心任務協商建言。聚焦聚力轉型發展、聚焦聚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聚焦聚力污染防治攻堅戰、聚焦聚力紅色主題。三是堅持團結民主凝聚強大力量。加強與黨外人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協商共事,加強同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聯系,加強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等方面的聯系,加強與各級各地政協的溝通聯系、聯誼交往,深化挖掘文化內涵。四是監督助推民生實事落地見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順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緊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履職盡責。五是推進履職能力建設提質增效。加強專委會建設、加強委員隊伍建設。
受十三屆福鼎市政協常委會委托,汪聲毅向大會作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報告。報告指出,一年來,共提出提案200件,經審查立案150件(其中集體提案10件),立案率為75%(未立案的50件提案轉作委員來信提交有關部門閱處)。
從辦復情況看,提案所提問題已經解決或基本解決的有41件,占提案總數的27.3%;所提問題正在解決或已經列入計劃準備解決的有104件,占提案總數的69.4%;所提問題因受目前條件限制或其他原因以后研究解決或留作參考的有5件,占提案總數的3.3%。從提案辦理網絡平臺上統計,委員已對全部提案辦理情況作出評價,其中:辦理結果滿意的有147件、滿意率98%,基本滿意的有3件、基本滿意率2%。
從提案內容看,圍繞鄉村振興提出提案26件,圍繞產業項目提出提案7件,圍繞商貿旅游提出提案18件,圍繞城鎮建設提出提案39件,圍繞污染防治提出提案8件,圍繞民生事業提出提案40件,圍繞服務創新提出提案12件。
大會上,重點提案暨協商議題辦理單位代表作提案辦理工作匯報。6名政協委員作參政議政發言,分別為高巍委員作“大力推進我市物流行業發展”發言;吳舒婷委員作“建立海漂垃圾長效治理機制,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發言;朱乃堅委員作“加強我市民營企業司法保障,營造良好法治營商環境”發言;肖樂委員作“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發言;葉志亮委員作“加大推進城區工業企業‘退城入園’力度,加快我市產業轉型升級”發言;陳麗瑩委員作“深入挖掘紅色基因,大力傳承紅色文化”發言。
應邀參加大會的還有歷屆政協副主席、處級干部、秘書長,擔任過縣副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離退休干部,軍轉團級干部,部分在鼎的省、寧德市政協委員,政協機關退休干部,市直部門單位負責人,部分社會群團組織負責人和市重點企業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