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葉菲菲 林珊珊)“茶葉是個寶,不用出遠門,在村里就有七八萬的收入。”說起今年的收入,管陽鎮西昆村村民陳先生信心滿滿,言談中也透露出幾分自豪和喜悅。在西昆村,像陳先生這樣家庭年收入七八萬元的村民還不少。
日前,記者來到西昆時,放眼望去,藍天白云下古香古色的房屋錯落有致,遠處的千畝茶山間偶爾掠過朱鹮靈動的身影,還有三三兩兩的游客在駐足拍照……一幅美麗鄉村的畫卷令人陶醉。
西昆村位于福鼎市西北部,距市區30公里,平均海拔580米以上。早年間該村囿于交通閉塞等原因,勞動力大都選擇外出務工,因此,村里許多集體資源處于閑置狀態。
這些長期沉睡的“冷資產”,如何在實現“百萬村財”的大潮中被盤活利用,逐漸變成農村的“熱產業”?是擺在村兩委面前急需解決的課題。
首先,村兩委對全村閑置土地等集體資產進行了充分摸底后,對未履行到位的租賃合同,進行資金追繳。“我們正在追繳租賃合同超期或尚未繳納的租金,目前已有一份2.5萬元的林地租賃合同和一份6萬元的小學租賃合同已全部追繳,一份約7.5萬元5000畝林地的租賃費用,還正在溝通協商。”西昆村黨支部書記孔永輝坦言,當下他們通過資金追繳的方式增加村財。
同時,村里還通過盤活村級閑置的資產、設施,壯大村集體經濟。“一方面我們對村里閑置的學校、林地、廣告路燈等村集體資產進行招租,另一方面計劃回收此前管理不到位的村集體茶園,并配合目前在做的村集體茶廠,組成配套產業出租給茶企,預計每年村財能增收20萬元。”孔永輝透露,將在茶廠旁邊新建一棟村集體茶倉出租給茶企,方便茶青交易和倉儲,這樣的話,村財也能增加二三十萬元。此外,他們還出租了村道沿線路燈廣告牌,每年也可產生2萬元收入。
不僅如此,近年來,西昆村充分挖掘當地資源,繼續做大做強優勢茶產業。該村通過聘請農業方面專家實地查勘,發揮5000余畝山地優勢,以茶葉種植、加工為主,做好茶葉產銷一條龍服務,強化支柱產業,預計每年可增加村財收入約10萬元。
“目前,村里共有茶企業27家,有8家上規模的茶企。”孔永輝說,2009年西昆開始推廣自然農法、生態種植,全村進行統防統治,禁用除草劑、激素化肥等有害物質。
“落實了SC茶企承包茶園統防統治責任制,茶企與茶農也逐漸形成點對點、一對一的緊密結合,實現利益聯結。”孔永輝表示,西昆將結合“一村一品”,建設生態有機白茶,大力推進茶旅、文旅融合發展,多元化開發,形成西昆特色儒茶文化,帶動村集體經濟蓬勃發展,助力村民和村財增收。
接下來,西昆還將在原有的基礎上,強化村集體“三資”清理,盤活村集體資產,多措并舉開拓渠道,振興集體經濟,提高村集體造血能力,促進村財增收,進一步提高村級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 “2022年,我們預計能有約50萬元的村財,力爭五年內實現百萬村財的階段性目標。”孔永輝對實現百萬村財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