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岐鎮西宅村的楊梅大棚避雨栽培試驗點的楊梅樹枝頭碩果累累,黑紅相間的果實晶瑩飽滿,在晨光中泛著誘人的光澤,果農們正忙著采收。通過大棚設施栽培技術,這里的楊梅不僅提前上市,品質和產量也實現雙提升。 楊梅大棚避雨栽培試驗點內,楊梅掛滿枝頭 “這些‘住洋房’的楊梅就是不一樣!”種植戶王家福介紹,自2023年11月搭建大棚后,通過避雨栽培、防蟲網、疏花疏果等技術,不僅解決了往年坐果率低的難題,還使采收期提前了10余天。今年他又新增8株大棚楊梅,預計畝產值約1.2萬元。 楊梅大棚避雨栽培試驗點內,楊梅掛滿枝頭 大棚楊梅平均單果重達30克以上,大的相當于乒乓球大小。前岐鎮鄉村振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吳思逢一邊手持著測糖儀對楊梅進行檢測,一邊說道:“當前甜度穩定在12度以上,隨著成熟度提升,甜度還將繼續增加。” “現在剛上市就接到了來自外地客戶的訂單,銷售價每斤60-80元。”吳思逢表示,大棚技術有效規避了雨季裂果、果蠅危害等問題,提升了優質果率。 工作人員對楊梅進行打包 與此同時,在不遠處的露天楊梅園,種植大戶張美陽正進行疏果工作。“再等10多天就能采收,雖然個頭稍小,但風味更濃郁。”她告訴記者,受閏月影響,今年露天楊梅將在6月中下旬集中上市。 露天楊梅園里的楊梅正積蓄能量,等待成熟 據了解,前岐鎮現有楊梅種植面積4000畝,其中大棚種植正快速推廣。目前已有十余戶農戶申請加入大棚種植隊伍。前岐鎮素有“花香果海”之美譽,已形成東魁楊梅、四季柚、水蜜桃等特色水果“四季不斷檔”的產業格局,水果總種植面積10573畝,總產量15389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