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以“雙遺白茶 兩岸共享”為主題的村村茶會·福鼎白茶交流品鑒會在“中國白茶第一村”點頭鎮柏柳村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茶企代表、文化學者、藝術家及茶文化愛好者齊聚一堂,以茶為媒,共敘情誼、共謀發展。 福建省政協原副主席、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第二屆理事會會長陳紹軍,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駐會副會長丁世明,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副會長張偉光,福建省茶葉學會常務副會長李陵軍,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所長王岳飛及福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蔡梅生、市政協主席楊文生等領導嘉賓、專家學者共200余人出席活動。 活動伊始,出席活動的嘉賓們共同揮毫潑墨,完成一幅“茶”字長卷,將兩岸同胞對茶文化的熱愛之情凝聚于尺素之間,成為本次活動最具象征意義的文化符號。 嘉賓們共同揮毫潑墨,完成“茶”字長卷 陳紹軍在致辭中表示兩岸同根同源,茶文化是這一歷史淵源的最佳見證,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建立一個好的平臺,提升福鼎白茶的品牌影響力,讓更多臺灣同胞了解福鼎白茶,實現互利共贏。 陳紹軍致辭 福鼎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莊超和代表福鼎市委、市政府向出席活動的領導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并表示福鼎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深化兩岸茶業合作,推動茶文化國際傳播,讓福鼎白茶成為聯結世界的綠色紐帶。 莊超和致辭 活動現場,領導嘉賓們共同品鑒首屆全國福鼎老白茶茶王賽的茶王茶品;多位福鼎白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展示福鼎白茶“自然萎凋、不炒不揉”的獨特工藝制作過程;來自阿拉伯的咖啡師帶來精彩的咖啡表演,咖啡與白茶,在味蕾上展開一場跨文化的對話。 品茗現場 福鼎白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展示福鼎白茶制作技藝 阿拉伯咖啡表演 機器人表演 同時,活動還舉行了“一鄉一品萬里行”助力福鼎白茶發展簽約儀式。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將攜手福鼎市茶業協會,以“直播溯源+非遺展示+產銷對接”的創新模式,全力助推福鼎白茶品牌影響力提升與國際化進程,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一鄉一品萬里行”助力福鼎白茶發展簽約儀式 在隨后的福鼎白茶文化交流座談會上,兩岸專家展開深度對話。邱毅教授分享了兩岸茶文化同源異趣的發展脈絡和他對福鼎白茶的獨到見解;王岳飛教授從科學角度解讀了福鼎白茶的健康價值;福鼎白茶制作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梅相靖結合自身經歷講述白茶制作技藝代代相傳的精彩故事;福建品品香茶業創始人、福鼎白茶制作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林振傳則從茶企角度探討了福鼎白茶產業今后的發展思路。 福鼎白茶文化交流座談會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書畫贈送儀式,并為首屆全國福鼎老白茶茶王賽優秀志愿者及“我是茶主播”第二季的獲獎選手頒獎。來自臺灣地區的音樂教師張家豪獻唱《我們同唱一首歌》《外婆的澎湖灣》,耳熟能詳的旋律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 書畫贈送儀式 為首屆全國福鼎老白茶茶王賽優秀志愿者頒獎 為“我是茶主播”第二季的獲獎選手頒獎 張家豪獻唱 作為本次茶會的舉辦地,柏柳村白茶文化底蘊深厚。多年來,柏柳村積極推動茶產業現代化發展,全面推進茶園標準化管理,推動白茶產業提質增效。目前,柏柳村全產業鏈年產值達1.5億元,集體經濟收入近百萬元。 新時代的茶鄉故事和福鼎白茶在鄉村振興中的創新實踐給邱毅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說:“今天我參觀了六妙白茶博物館、六妙白茶第一窖,還參加了這場村村茶會,全面了解了白茶的發展歷程,也感受到福鼎群眾對白茶的熱愛之情,我感到非常震撼,今后我也會積極推動福鼎白茶文化和臺灣茶文化進行更好的交流,我想福鼎白茶未來的發展前景一定是非常廣闊的。” 邱毅(右二)參觀六妙白茶博物館 以茶為媒,融匯兩岸深情;以藝載道,彰顯文化認同。作為世界白茶的發源地,近年來,福鼎積極創新福鼎白茶文化推廣交流新方式,開創“村村茶會”,展示福鼎鄉村特色,講好鄉村故事,促進福鼎茶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眼下,福鼎白茶這一承載著千年智慧的“雙遺”瑰寶,正以其開放的姿態,加速推動白茶品牌化發展,在新時代續寫著連接兩岸、香傳世界的華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