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米飯,相較于其他的福鼎美食而言,不是隨處都能買到的美食。對于福鼎畬族村民來說,每年農歷三月三日的烏飯節才會吃上一次香味濃郁的烏米飯。烏米飯自古以來是畬族同胞“三月三”過節的傳統食品。在烏飯節這天,畬民們會出門踏青,采集烏稔葉,家家都做烏米飯。將烏稔葉和糯米一起炊煮,做成“烏米飯”,俗稱“烏飯”。除了一起吃烏飯,他們還辦歌會、祭祀祖先,通宵達旦。
畬族村民將采摘回來的烏稔葉洗凈后放在石臼里搗爛,加上溫水細細搓揉后,用紗布將殘渣濾干。晚上將洗凈的糯米浸在烏稔葉的汁中浸泡一夜,第二天清早放在蒸籠里蒸熟即可。
蒸好的烏米飯烏黑油亮,晶瑩圓潤,黑中帶藍。第一次見到它,也許你會被它烏黑的外表嚇到而不敢食用。但如果你嘗試著品嘗第一口,你會被它的清香和獨特的口感留下深刻印象且回味無窮,吃到嘴里香軟可口。誘人的清香在老遠的地方都能聞到,烏黑的亮澤看著就覺得養眼,勁道的口感讓人嘗了更是停不了嘴!
受畬民影響,在福鼎不少地方,每逢春末夏初,亦有吃烏飯的習俗。不過現在已經很少有人自己上山去采摘葉子了,都是去菜市場購買,蒸上一鍋烏米飯同樣能讓一家人享受一餐美味!烏米飯的主要原料是烏稔樹葉,具福建省農科院實驗室的研究表明,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且藥食同源,具有健脾益腎、抗衰老、營養保健、防癌等多種功能。
相傳烏米飯是為了紀念唐代畬族英雄雷萬興的。唐高宗總章二年(669),畬族先祖雷萬興帶領畬家軍反抗官府,被朝廷軍隊圍困在大山里,援盡糧絕,畬家軍只得在山里尋找食物。時值秋冬,山里大部分樹木落果,就采摘烏稔樹的的野果充饑。起義勝利后,憶起大山里食過的甜果,因季節錯過,鄉民只好采下烏稔樹葉子加工后和著糯米一起炊煮,雷萬興吃了,食欲大增,異常高興,下令畬軍每天都煮烏米飯。后來,畬民們為了紀念雷萬興率領畬軍反抗官兵的勝利,在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村民都出門采集烏稔葉做烏米飯,流傳至今便成為畬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蒸好的烏米飯咸甜皆可。如果你好甜味,你可以這樣吃:把蒸熟的烏米飯拌上一些糖,加些香甜的椰子絲和烤熟的核桃仁碎,拌勻后,把拌好的烏米飯放入模具用勺子按壓緊實就可以了。加了堅果的烏米飯里透著椰子片和核桃的香味,非常美味。如果你覺得這樣麻煩,也可這樣吃:加點白糖和油拌勻即可食用。
如果你覺得甜食太膩,你可以這樣吃:將蒸熟的烏米飯和豌豆、筍、肉丁等輔料一起翻炒片刻,加入味精鹽等調味料即可。同樣能滿足你的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