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嘗過福鼎前岐鹿鳴鹵小腸的人都知道,鹵小腸酥軟,味厚而不膩,沒有任何異味,只有滿口脆香。短短的幾年時間,浙江等周邊許多客商要求與店主簽訂購貨協議或者合作開發……
豬小腸,補氣益氣、調理腸胃、滋陰補陰、消暑解暑、開胃消食。鹿鳴鹵小腸,這道美食就是用豬小腸和20多種配料經過10多道工藝精制而成。主要步驟是洗、配、火候等:將小腸洗凈,放入開水中氽燙10分鐘后撈出,泡入清水中待涼再撈出;再用剪刀剪成10公分長的段,除去內部脂肪后洗凈,再放入開水中氽湯20分鐘后撈出;加入八角、當歸、香葉、桂皮、生姜、白糖、紅酒、鹽醬油、味精等20多種香料、調料與小腸一并放入鍋中用小火鹵50分鐘,撈出,切成小段即可。
說起鹿鳴鹵小腸,還有段有趣的故事。據介紹前岐鹵小腸是陳興續曾祖父傳下來的,由于當時家境貧寒,曾祖父同村里其他壯勞力做了挑夫,每天翻山越嶺幾十公里的路程來到具有600多年滄桑歲月的“世界礬都”浙江礬山。當時山路崎嶇,采出的礬大都靠人工挑運,他們每天凌晨2點結伴外出,挑著海貨、木頭等重擔跋山涉水數個小時來到礦區,又將沉甸甸的礬石挑往前岐海尾碼頭,進行裝船海運,途中只有從家中帶來的一個小飯團充饑。每當貨物挑到碼頭時,都已經筋疲力盡,歇腳的同時,他們在碼頭一旁抽起了旱煙。北方抽旱煙是用煙槍,而前岐人是用煙筒抽的,一次他們所抽的旱煙香引起了一個同樣喜好旱煙的杭州陳姓礬商的注意,于是就聊起來,不知不覺到了中午,礬商便請他在船上用餐。當他品嘗到看似平常的小腸,感覺味道極為特別,一股清香,入口筋道咀嚼硬脆,爛而不碎,與自己家為了去濕、消署、緩解勞累而常用的青草燉小腸的味道完全不一樣,便問道這道菜如何烹制。陳姓礬商看他誠懇,就教給他鹵小腸的方法。
從那以后,陳興續的曾祖父便開了一家小食鋪,出售自制的鹵小腸,家境逐漸殷實。但到了祖父輩,由于各種原因便放棄這一行當,所以許多當地人都不知道前岐鹵小腸是陳家傳下來的手藝。而他們家逢年過節還時常為自己制作這道美味鹵小腸。
到了陳興續手上,鹵小腸的手藝又開始發揚光大。由于小時候受家庭的耳濡目染,他基本掌握了這門手藝,又有意從事烹飪行業,于2001年開始拜師學藝,當師傅知道他已25歲了,不愿接收,經過軟磨硬泡,師傅只好接收,大器晚成,經過3年的努力,已經28歲的他便在前岐較繁華的地段開起了一家鹿鳴酒店,由于有鹵小腸這道美食,許多人慕名前來品嘗。如今的“鹿鳴鹵小腸”經過陳興續的改進,一出鍋便有股香氣直竄肺腑,讓人垂涎欲滴。它的特點是火燒透而不黏,肥而不膩,好似真的能化腐朽為神奇,吃進的香兒,品出的味兒,回味悠長。鹿鳴鹵煮小腸2012年12獲得了“中華名小吃”稱號。
□ 王代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