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夏巖緣)初夏時節的太姥山鎮,瓜果飄香、鮮花盛放,空氣中滿是清甜的味道。走進太姥山鎮財堡村的藍朵農業園,只見一株株藍莓樹在陽光下舒展枝葉,枝頭掛滿沉甸甸的果實,就如一顆顆小藍寶石鑲嵌在綠葉間。 “今年整個產量還是不錯的,畝產能達到1500—2000斤。”福建藍朵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繆友鋒欣喜地告訴筆者,得益于適宜的氣溫和基地在水肥及土壤調配上的精心管理,今年藍莓產量較往年顯著提升,品質也更加優良。 據了解,藍朵農業園共種植有12個品種的藍莓,每個品種在果形、風味、成熟期等方面都各有不同,采收季可從5月中下旬一直延續至7月中旬。多年來,基地始終堅持人工除草和生態有機種植,廣泛吸納周邊村民參與種植管理及藍莓采收,不僅有力保障藍莓品質,還有效帶動近百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今年采了半個月了,每天能賺100多塊錢。”村民藍梅花嫻熟地將成熟的藍莓采摘入籃,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乘著當地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東風,近年來,藍朵農業園也積極完善園區周邊休閑設施建設,打造以自助采摘為主的休閑農旅新業態,整潔優美的鄉村環境與豐富有趣的采摘體驗吸引了眾多游客慕名前來,在果園中體驗親手采摘的樂趣和藍莓的甜蜜。 “今天和朋友一起過來摘藍莓,剛試了味道很好,打算多摘一點分給親朋好友。”游客池女士說。 甜蜜縈繞唇間,芳香沁人心脾。進入6月,太姥山鎮斗門村古榕灣的荷花池即將迎來盛花期,粉白荷花與翠綠荷葉相映成趣,游客或乘小火車穿梭花海,或在觀景平臺拍照打卡,荷花池中傳出陣陣歡聲笑語。“今天帶著小姐妹來觀看荷花,非常漂亮,還坐了個小火車,體驗感滿滿。”游客楊女士開心地說。 近年來,斗門村依托土特資源稟賦,積極探索“稻+豆+果”多元種植模式,打造特色優勢農業。同時,當地還將發展鄉村旅游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由村委會牽頭整合資源、統一規劃,合作社建設管理,精心打造古榕灣荷花池,將采摘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有機融合,探索出一條農旅融合發展之路。 “我們這個荷花盛花期是6月到8月,剛好這段時間是暑假時間,很多父母帶著小朋友來體驗農村的生活,荷花帶來的人氣也有力帶動了我們斗門村的水果和其他農產品的銷售,去年我們村的桃子就為合作社社員創收15、16萬。”斗門村黨支部書記林存龍說。 財堡村藍莓園的甜蜜豐收與斗門村荷塘的如畫美景,正是太姥山鎮以“花香果海”行動為抓手,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縮影。近年來,太姥山鎮積極引導各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水果種植與花卉觀光產業,通過政策扶持、技術指導、基礎設施完善等有效舉措,打造“一村一品”產業格局。同時,當地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積極推動農文旅協同發展,通過“以旅興農、以農促旅”模式,將綠水青山“好顏值”轉化為金山銀山“好價值”,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