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王婷婷)7:30、11:20、13:30、16:30……在福鼎市貫嶺鎮,分點分段執勤站好“高峰崗”,是福鼎市最美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張禮廣近段時間的“固定日程”。
“我們每天都有8個人組成文明交通勸導工作,分四個階段、四個點位,疏導鎮內交通,指揮車輛減速慢行,引導學生安全過馬路等。”張禮廣說。
貫嶺鎮地處閩浙兩省鼎蒼泰三縣(市)交界處,素有福建“北大門”之稱,擁有3個高速互通口,地理交通區位優勢獨特的同時,車輛通行壓力較大。
“因此,我們以創城為契機,打通集鎮交通瓶頸,全力整治鎮區交通秩序,提升道路交通綜合治理能力,為轄區群眾出行打造平安、暢通、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貫嶺鎮黨委副書記邵克斌說,鄉鎮吹哨,部門報到,該鎮積極發動派出所、交通稽查站、福鼎十五中、貫嶺小學、幼兒園、供電所、護林員(河長辦)、貫嶺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等各方人員,組成一支“勸導隊”。
同時,創城工作還“走進”福鼎十五中、貫嶺小學,激發廣大師生和家長的創城參與熱情,形成家校共同開展德育教育的立體網。“以貫嶺鎮?,幮^為試點,我們積極動員居住在小區的學生,帶頭參與,同時帶動身邊人、家長創城,落實門前三包。”福鼎十五中校長劉本喜說。
做文明人,創文明城。今年3月,在福鼎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集結令下,貫嶺鎮積極響應、迅速行動,引領全鎮干群爭當創城的倡導者、踐行者,以實際行動助力創城。
在貫嶺鎮玉茗路,有一幢建于20世紀90年代“老房屋”。多年來,該房屋在后排違法搭蓋,并引發“連鎖反應”導致周邊紛紛效仿,屬于“老大難”問題。
為了還路于民,重見“一片天”,貫嶺鎮掀起了為期一個月的“拆違風暴”,共拆除50多處違法搭蓋,涉及面積300多平方米。
“生活的家園一點一點變了樣,走在路上,哪哪看著都舒心。”如今的貫嶺鎮,“里”“面”并重,居民們正越來越多地享受到文明帶來的便利,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創城不僅在于‘拆’,還要‘增’。接下來,我們還將通過拆違治亂、拆違還路、拆違增綠、拆違添景,增加休閑健身廣場、停車場和公共綠地等方式,改善群眾居住環境,提升居住品質。”邵克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