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福鼎市磻溪鎮金谷村與硤門畬族鄉柏洋村簽訂共建協議,雙方將立足“以強帶弱、優勢互補”原則,通過“大手拉小手”,實現產業聯動、資源共享,預計為金谷村年均增收超20萬元。 金谷村 當天,金谷村還精選優質茶葉精制30斤茶餅贈予柏洋村,作為合作情誼的見證與回饋,也借此契機展示金谷村獨特的茶文化魅力,進一步深化兩村在產業、文化等多領域的交流合作。 據悉,柏洋村是全國小康建設明星村,多年來搶抓寧德核電站建設等發展機遇,在閩東率先實現村集體收入破千萬元;金谷村生態資源得天獨厚,鄉村振興潛力巨大。去年底,隨著寧德核電選派駐村第一書記黃大為入駐,為金谷村發展帶來全新機遇。 柏洋村 駐村以來,黃大為深入走訪調研,精準把握村莊發展需求,牽頭制定了為期三年的幫扶計劃,創新“網格員+黨員示范崗+群眾”鄉村治理聯動模式,對接核電資源探索村企合作、抱團發展路徑,推動鄉賢合作社發展林下經濟,不斷拓寬增收渠道。 寧德核電創能委執行委員孫曉義:“金谷村與柏洋村的共建合作,是金谷村邁向共同富裕的第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化村企共建,融合核電幫扶資源,借鑒柏洋村發展經驗,助力激活金谷村的內生動力。” 眼下,借由各方資源統籌與合力推動,金谷村乘勢而上,積極探索“中藥材+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路徑,培育推出鄉村振興精品線路,著力構建集林下觀光、特色藥膳、道地購物于一體的全域旅游格局。 金谷村林下經濟走出致富路 金谷村村景 從“一村”單點突破到“全鎮”協同繁榮,近年來,磻溪鎮圍繞鄉村振興總目標,深入實施“黨建富民強村”“能人回引”等工程,積極向上爭取鄉村振興指導員、第一書記等幫扶力量,探索“片區聯合黨委”“村企共建”“跨村聯建”等模式,建立“引外力—促內力—聚合力”推進機制,讓發展思路活起來、資源整合強起來、產業項目落下去。 磻溪鎮黨委書記沈潺:“去年8月,我們進一步成立了大赤溪片區聯合黨委、環湖林茶產業發展聯合黨委,聯建模式皆為農村區域共富型,打破各村單打獨斗的發展壁壘,通過片區建設統一謀劃、協調發展,實現資源互通、業態互補、效益疊加。” 變“分散”為“抱團”,赤溪片區聯合黨委覆蓋赤溪、杜家、蔣陽、吳陽、大洋等5個村,依托“中國扶貧第一村”政治品牌,謀劃“研學+”、食用菌種植、淡水養殖、產教融合基地等項目,預計年增收48萬元;湖林片區聯合黨委覆蓋湖林、排洋、朝陽、青坑、油坑等5個村,聯合周邊薄弱村投資建設茶青交易市場,建成后將對外出租,預計項目總收入8萬元/年。 赤溪村研學 湖林村茶園 在兩大片區聯合黨委的引領下,磻溪鎮各村正以“握指成拳”的態勢,建立片區資源共享聯動體系,力爭到2027年各片區村集體經濟收入平均達到50萬元,向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邁進,更將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鮮活經驗。 磻溪鎮黨委書記沈潺:“接下來,我們將持續圍繞‘能人治村、能人帶村’目標,做實后備力量‘選育管用’閉環,并健全完善片區黨建聯建協同機制,推動資源整合、規模發展,共同謀劃黨建聯建項目,為鄉村振興夯基蓄勢、聚能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