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今年第1號臺風“蝴蝶”已生成 預計后天登陸 今年第1號臺風“蝴蝶” 已于今日8時 在南海中西部海面生成 預計,“蝴蝶”將以每小時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緩慢加強,逐漸向海南島南部沿??拷?,并于13日凌晨到上午在上述沿海登陸(強熱帶風暴級到臺風級,10-12級,25-33米/秒)。 之后有可能于13日夜間在廣東西部到廣西沿海再次登陸(熱帶風暴級到強熱帶風暴級,8-10級,20-25米/秒),登陸后轉向東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今年臺風生成偏晚 從中央氣象臺歷史統計來看,歷年1號臺風平均生成日期為3月25日,今年已偏晚兩個多月。 而初臺一般是指當年首個登陸我國的臺風。據中央氣象臺統計,初臺的常年平均(1991至2020年)日期為6月27日。一旦臺風“蝴蝶”登陸,按照目前預報的登陸時間6月13日來看,將較常年平均日期偏早。 臺風“遲到”有利有弊 今年臺風來得晚,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可減少前期因臺風頻發導致的災害疊加風險,例如農業生產周期內的臺風威脅時段縮短,有利于作物生長初期的穩定管理;初夏漁業作業因臺風影響而中斷的風險減少,近海漁汛期生產更為安全等等。 然而,臺風來遲潛在威脅也不容小覷。臺風天氣往往能緩解旱情,其攜帶的雨水可為水庫、農田“解渴”;臺風還能帶來涼意。臺風“空窗期”延長導致高溫高濕環境持續,為病蟲害繁殖提供溫床,增加農業防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