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23日訊(福建日報報記者 劉益清 何祖謀 通訊員 吳清遠)“陳所長,昨剛出貨,今又接一個大單。”近日,將近而立之年的廖某平、廖某水與安溪縣尚卿鄉司法所長陳燕中聊得正歡。
時光回到2015年,尚卿鄉新樓村村民廖某平、廖某水因犯電信詐騙罪,被判入刑。2017年,廖某平、廖某水因在服刑期間表現良好,予以假釋,回鄉接受社區矯正教育。剛接受矯正時,他們生活比較困難,情緒都很低落。新樓村是中國淘寶村,家家觸“電”,人人淘寶,藤鐵工藝生產鏈完整。當地政府和司法所結合村情,因人施“矯”,為廖某平、廖某水捧上一道電商發展“套餐”,鼓勵他們大膽創業,為他們樹起生活信心。
“政府幫忙聯系低息貸款辦網店,還免費培訓,教我們利用網絡營銷產品。”談起近況,廖某平、廖某水笑得合不攏嘴,“沒想到投資一根網線、一臺電腦,就能幫助我們走上新生路。”
來到廖某平家,只見占地200多平方米的閩南古大厝內擺滿藤鐵花架、盆景、藤鐵梳妝臺等,幾個工人忙著將產品裝進規格不一的箱子,合伙人廖某水正在打電話,聯系物流車輛。這就是廖某平、廖某水的辦公場所。“他去學校接孩子了,一會兒就回來。”廖某平的父親告訴記者,兩個年輕人一起網上銷售藤鐵工藝家居用品,掘到了第一桶金。
“以前,整天提心吊膽,聽到有響聲都會害怕。”廖某水悔不當初,“現在好了,做電商,每天都能睡安穩覺。”
大約20分鐘后,廖某平用摩托車載著孩子到家。“沒有黨和政府的幫助、支持、引導,就沒有我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從內心里感謝黨、感謝政府。”廖某平感慨萬千地說。
話音剛落,廖某平迅速打開電腦,熟練操作起來:“你們看,這就是我的網店,吸引了眾多淘客,好評留言很多。”
廖某平清楚地記得淘寶下第一單的客戶,是一個天津人。指尖輕輕一點,就可以來錢,這給他增加了許多信心。如今,他們已經輕車熟路,分工明確:廖某水負責產品調度、發貨等,廖某平負責網店營銷。
近年來,尚卿鄉從當地產業特色出發,探索推行“互聯網+綜治”,創新平安建設模式,特別是今年來結合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通過思想幫教、扶貧解困、技能培訓、電商轉型四步走,積極引導“電騙”向“電商”轉化,取得積極成效。截至8月底,全鄉累計接收社區矯正人員341人,累計解除社區矯正人員258人。目前,在矯83人,有58個在矯人員和175個解矯人員已從事電子商務行業,過上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