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回顧 亮點1 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6億元、增長3.7%。福鼎獲評全國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平安農機”示范縣、中國梔子花之鄉。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新建高標準農田1萬畝,完成糧播面積19.77萬畝、總產量6.51萬噸。福鼎白茶實力“出圈”,驚艷亮相迪拜中國文化周、香港國際茶展,入選新華社“中國十大名茶”,連續14年躋身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十強。成功舉辦首屆中國白茶交易大會、國際白茶大會,福鼎成為國際白茶大會唯一舉辦地。新增省級茶葉氣候品質認證企業13家,生態茶園覆蓋面88%,天湖茶業獲評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推廣基地,國家現代農業(白茶)產業園通過農業農村部認定。成功舉辦中國(福鼎)梔子健康產業發展大會,《福鼎梔子花精油》團體標準公布實施,鮮果價格創歷史新高。山海牧歌持續奏響,推廣“玉米種植-山羊養殖-羊糞肥茶”綠色循環生態農業,新增規?;i、山羊養殖場5家,生豬出欄9萬頭;點頭龍田、店下筼筜、沙埕后港等漁港主體竣工,新增深遠海養殖網箱90口、環保型玻璃鋼撐桿養殖1000畝,培育大黃魚苗種13億尾。桐江鱸魚入選全國農業品牌精品培育名單、名特優新農產品。 亮點2 動能聚合加速推進 項目建設全面提速。38個省、寧德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52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重大項目開工38個、竣工29個。寧德核電5、6號機組獲得國家核準。沙垅片區圍填海工程全面完成,潘(番)岐頭圍墾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要素保障支撐有力,獲批專項債項目23個、資金18.4億元,獲批成片開發用地2928畝,完成安征遷1672畝,實現供地1351畝。220千伏雙岳變建成投用,110千伏佳陽變動工建設。成功引進奧豐環保、白大師等項目41個,總投資190億元,其中超億元項目22個。 亮點3 城鄉發展深度融合 交通路網日趨完善。228國道福鼎段、104國道岙里涉鐵路段、甬莞高速沙埕互通連接線動工建設,濱海大道二期建成通車,104國道分水關至貫嶺段完成改造。區域通道建設提速,中央大道、江邊路、海城路等實現通車,古城北路“卡脖子”路段完成拓寬改造,城東北路、朝暉路等4條城區主干道完成“白改黑”。鋰電產業園交通樞紐中心、沙埕水岙陸島交通碼頭建成投用。晉級改造農村公路72公里,全市通雙車道行政村64%,獲評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亮點4 群眾福祉持續增進 社會保障扎實有力。全年民生支出42.5億元,34項為民辦實事及民生票決項目有效落實。就業形勢保持穩定,解決企業用工8167人,城鎮新增就業4956人。城鄉居民醫保人均年補助標準提至640元,參保率穩定在96%以上,醫?;鹬С?.3億元。發放低保金、特困供養金、殘疾人兩項補貼等1.4億元。城市公益性公墓加快建設。“一老一小”服務體系不斷健全,新增普惠性托位271個,新建孝老食堂8個,提升改造農村幸福院13個,福鼎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投入使用。 亮點5 政府建設全面加強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下基層”的重要批示精神,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細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持續深入。扎實做好第三輪中央環保督察、省委巡視反饋問題整改。深化“接訴即辦”,12345便民服務中心辦理群眾“急難愁盼”事項1.9萬件,群眾滿意率99%。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政府門戶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績效水平位列全省優秀等次??h級財政管理績效綜合評價位居全省第2位。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市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44件、政協委員提案172件,滿意率100%。機關效能和作風建設持續改善,監察監督、審計監督、統計服務等工作進一步加強。 扎實做好2024年工作 重點1 持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壯大特色現代農業。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實施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工程,新建高標準農田1.68萬畝,確保糧播面積穩定在19.49萬畝以上。全面推廣茶園生態建設“兩好兩替代”,啟用福鼎白茶政府公共倉,動工世界白茶中心,辦好國內外各類茶事活動。推進梔子花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制定,強化四季柚、檳榔芋等種質資源保護,推廣山蒼子、油茶等經濟作物2700畝,建設花卉產業科技園,加快創建中國黃椒之鄉。支持大黃魚、紫菜等育苗種業發展,辦好中國鱸魚文化節,新增環保型玻璃鋼撐桿養殖3000畝、深遠海養殖網箱50口以上,推動冬瓜嶼海洋牧場集群項目落地,建設國家級海洋牧場,打造崳山、臺山、七星深遠海特色養殖基地,爭創國家級漁港經濟區。 重點2 持續構建現代化工業體系 推動主導產業擴鏈建群。力爭鋰電新能源產業產值突破600億元、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大關。服務推進福鼎時代、邦普產業園、國泰華榮、鼎盛鋼鐵、寧德核電等項目增產擴能,推動格遠電子、新能源電動船舶等項目落地,動工福鼎時代5號超級工廠、寧德核電5、6號機組、元蜀PACK箱體、凱欣二期、奧豐環保等項目,加快建設福鼎財金、邦普產業園二期,建成投產云山慧谷。 重點3 持續激活發展內生動力 繁榮文旅經濟。堅持“一山一島一灣一湖”發展思路,優化完善全域旅游規劃,持續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以太姥山、崳山島為重點打造龍頭景區,啟動太姥山風景名勝區規劃修編,崳山島加快天湖茶苑、觀海民宿等項目建設,打造省級旅游度假區。啟動赤溪研學基地前期工作,推動牛郎崗晉升國家AAAA級景區,新增AA級以上景區2個。加強旅游宣傳推介,打響“海上仙都·白茶祖地·美食地標·自在福鼎”旅游品牌,讓福鼎成為近悅遠來的國內一流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重點4 持續點燃高質量發展引擎 強化“雙招雙引”。充分發揮寧德唯一化工園區優勢,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落戶、優質項目落地,力爭實現工業招商100億元以上。加大引才聚才力度,新增高層次人才、寧德市“天湖人才”等各類人才50人以上。 重點5 持續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扮靚城市顏值。加快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堅持“東擴南移、面海環灣”城市發展戰略,動工內灣大道,建成通車玉塘大道三期。啟動流美大橋重建、桐山大橋安全提升,建成通車祥云路、三門溪路等,全面完成城區主干道“白改黑”。新改建雨污管網10公里以上。穩妥推進桐南桐北片區舊城改造,適時啟動城市更新試點,改造老舊小區8個,讓老城區煥發新活力。提升完善鹿龜山、梅澳濕地、水北等城市公園,建設玉塘塔下、百勝河西等公園,啟動桐山溪兩岸景觀提升,新增口袋公園5個、福道10公里,打造更多城市“透氣”“透綠”景觀空間。 重點6 持續優化公共服務供給 共織社會保障體系。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保障,建設零工市場,城鎮新增就業3800人以上。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深化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重點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規范鄉鎮敬老院、孝老食堂運營,動工建設鹿龜島頤養中心,推動名京生態老年公寓康養中心建成投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少子化,落實生育支持和家庭發展政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支持慈善、社會福利、社會工作、志愿服務等公益事業健康發展。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重點1 突出政治引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政府工作全領域各方面,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寧德市工作要求,堅決服從市委在推動全市發展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全面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堅定不移做“兩個確立”忠誠擁護者、“兩個維護”示范引領者。 重點2 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工作監督,自覺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司法、監察、群眾和輿論等監督,高質量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和市政協委員提案。 重點3 深化效能建設。辦好為民辦實事及民生票決項目,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傳承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四下基層”等優良作風,樹立“有責必問效、問效必從嚴”的工作導向,進一步強化政務和效能督查,提高政府執行力。 重點4 恪守廉潔本色。強化廉政風險防控,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堅決懲治重點領域腐敗和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堅持過“緊日子”,嚴控“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把寶貴的資金更多用于為發展增添后勁、為民生雪中送炭。
工業支撐強勁有力。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7.9%,增幅居全省第一。新增省級工業現有龍頭企業3家、工業龍頭培育企業2家。主導產業集聚成勢,鋰電新能源產業總產值接連突破300億元、400億元大關,福鼎時代4號超級工廠、邦普產業園一期建成投產,邦普產業園二期、云山慧谷等一批產業鏈項目動工建設,鋰電配套供應商增至27家。寧德核電海上光伏一期動工建設,實現海上清潔能源“零”的突破。傳統產業破題發力,汽摩配、食品加工等產業轉型步伐加快,推動企業“騰籠換鳥”4家、智能化數字化升級30家,福能熱電二期、泰美一期、福生源紙業等15個項目建成投產,貫嶺通用設備、雙岳汽摩配小微園主體竣工,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0家。立新船舶成功下水3萬噸集裝箱船,刷新全省民企制造最大噸位紀錄。“一區多園”模式成效顯著,鋰電新能源產業園獲評省級片區綜合開發建設樣板,龍安化工園區安全整治提升通過應急管理部復核,福鼎工業園區全省開發區綜合排名上升12位。
現代服務業更具活力。商貿流通不斷優化,沙埕港冷鏈物流中心主體竣工,白琳農貿市場啟動重建,羽潤環灣酒店、天湖時代酒店、海港廣場加快建設,新建物流園、配送中心3個,新增限上商貿企業19家。福鼎時代通過海關AEO高級認證,閩威食品、盈浩文創入選省級內外貿一體化經營“領跑者”企業。福鼎小吃制作列入省級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項目,老福鼎等3家餐飲企業上榜“閩菜館”品牌授權名單,福鼎美食亮相央視《中國夜市全攻略》。新增電商產業園3個、電商企業54家,全年網絡銷售額41億元、增長10%。璞悅公館、瑞盛金海岸二期等項目動工建設,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30萬平方米。文旅消費強勁復蘇,打造精品旅游線路4條,云上星空露營地、九鯉湖休閑平臺建成投用。太姥山景區上榜省級五鉆級智慧景區、品牌價值百強,硤門入選省級全域生態旅游小鎮。全年接待游客近千萬人次、增長38%,旅游總收入突破百億大關、增長39.6%。
營商環境更加優質。持續鞏固營商環境寧德第一梯隊優勢,18項一級指標位居寧德前列,福鼎小微企業認證做法入選全國營商環境典型案例。推出“一件事”集成套餐19個,實現151個事項“跨省通辦”、83個縣級事項“省內通辦”。出臺鞏固拓展經濟向好“34條”、推動民營經濟創新發展“22條”。
改革創新不斷深化。城鄉供水一體化、閩浙邊界“平安走廊”等6項改革典型在全國全省推廣,農村生產要素流轉經驗做法得到中央改革辦刊載,被省委譽為“福鼎經驗”。穩妥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組建農墾集團、文旅集團,六大國企功能定位和業務板塊更加清晰。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有序鋪開,試點實施片區聯合監管執法“6+1”模式。公安局獲評省級科技興警創新單位,“精兵”隊伍智管全息平臺入選全國智慧警務創新案例。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8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家、科技小巨人企業6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6家。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新引進國家級高層次人才1人,新申報省級高層次人才5人、工科類青年專業人才49人、寧德市“天湖人才”144人。
城市品質穩步提升??v深推進創城三年行動,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實施城市品質提升項目111個,入選省級城鄉精神文明融合創建試點縣。城市顏值不斷刷新,出臺主城區危房改造管理辦法、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標準指導意見,改造老舊小區10個、背街小巷9條。園林城市加快建設,“十里桐溪”福文化公園對外開放,雙桂(智慧體育)公園完成改造,新增口袋公園5個、福道20公里。城市管理更加精細,遮陽避雨設施、公廁、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等一批項目陸續建成投用。
鄉村振興富有成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脫貧家庭最低人均純收入超1.4萬元。“百萬村財、千萬鄉財”行動穩步推進,88個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超50萬元,貫嶺獲批創建全國農業產業強鎮。整治裸房3036棟,新增省級美麗庭院130戶。東南河庫水系連通工程竣工投用,惠及群眾11萬人。小白鷺、柏柳入選省級美麗宜居村莊培育對象名單。崳山島獲評全國“和美海島”。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與法國開發署合作的山水林海一體化保護管理示范項目正式簽約啟動,八尺門內灣海洋生態修復項目動工建設。強化空氣污染綜合治理,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100%。深化河湖長制,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81個,新建生態水系18公里,主要流域、小流域、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全國首單海洋生態植被救治(互花米草防治)保險落地,完成巽城紅樹林濕地公園總體規劃,新增紅樹林700畝。全面推行林長制,創新開展“百村千企萬人”植樹三年行動。
公共服務優質共享。實施教育補短板項目7個,新增學位3200個。中考“三率一分”綜合比連續七年居寧德第一。成功引進寧德理工職業技術學院。6家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達到國家推薦標準,4家達到省級社區醫院標準。與溫州附二醫院、上海仁濟醫院成功簽署合作協議,引進骨科、兒科、腫瘤科等專家,新增名醫“師帶徒”工作室2個。市醫院入選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
文體事業全面發展。開展文化惠民、全民健身活動4000余場次,承辦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中國書香展福鼎會場活動,福鼎六中、城西小學圖書館建成投用。成功舉辦中國白茶始祖·太姥祭典,福鼎白茶制作技藝亮相央視《非遺里的中國》。硤門金鳳凰童聲合唱團榮獲全國青少年合唱展演少數民族團隊一等獎。紅色文化遺存(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專項規劃啟動編制,福鼎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動工建設。福鼎籍運動員勇奪國家級以上賽事金牌10枚。
社會治理安定有序。深化平安福鼎建設,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依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八大類暴力犯罪案件破案率100%。阮洋獲評省級無走私示范村,赤溪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庑旁L突出問題82件,調處矛盾糾紛4463件。多渠道籌資墊資4.3億元,推動恒大樓盤提前半年全面交樓,保交樓工作獲得省政府肯定。婦聯獲評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氣象局入選全國氣象部門創建模范機關標兵單位。計生協獲得民政部通報表揚。太姥山市場監管所上榜全國首批五星市場監管所。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的良好局面更加穩固,瑞云、赤溪獲評省級民族團結進步重點區。國防動員、后備力量建設、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持續提升,軍民融合、海防、人防等工作得到加強。
建設宜居和美鄉村。加強傳統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保護,深入實施“民房一村一范例”,整治一批存量裸房。推廣農村小型項目“工料法”,晉級提升農村公路30公里以上。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期,實施單村飲用水工程9個、危橋改造9座。深化鄉村“五個美麗”創建,引導群眾就地取材建設微景觀,打造一批森林村莊、綠盈鄉村、美麗庭院,推進店下萬畝高標準“美麗田園”建設。創建鄉村振興示范村9個,打造具有福鼎特色的鄉村振興精品示范線。健全鄉土人才培育機制,引導各類能人回歸,培育高素質農民300人以上。
拓寬共同富裕渠道。支持老區村、邊遠海島村振興發展。持續推進“一村一品”建設,推動特色農業產業設施化、規?;l展。完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健全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規范整頓農村集體資產資源承包合同,用好農村生產要素流轉平臺,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土地入市,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振興。
推動傳統產業創新發展。引導中小微企業往“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孵化一批科技小巨人企業。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行動,落實合成革行業綠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支持汽摩配企業以“精密制造”為內涵,融入新能源等產業生態圈,實現產業鏈協同發展。引導食品加工、石材加工、鑄鍛造等產業迭代升級新產品。
推動園區建設質效提升。推進龍安化工園區提檔升級。前岐雙岳片區重點建設規劃路三、鋰電公館、前岐水閘擴孔等項目,完成彩岙路、環灣大道、高水高排等項目。店下龍安片區重點建設環山大道一期、經十路、職工宿舍等項目。佳陽片區重點建設安仁陸島交通碼頭。加大閑置廠房、土地盤活處置力度,推動低效用地“騰籠換鳥”。動工中國貢眉之鄉茶產業加工園、核電產業園一期、柘頭洋白茶產業園,引導企業入駐雙岳汽摩配小微園。
做強美食經濟。修訂完善福鼎美食團體標準和行業管理規范,制定“尋味福鼎”小吃譜系,打響“吃在福鼎”美食IP。加快海港廣場建設,動工食品谷產業園、太姥山萬人海鮮大排檔,規范發展鼎融、鉑金、融創等夜市,全方位展現福鼎美食“色香味”。做好名廚名菜傳承,持續開發“八盤五”“白茶宴”“鱸魚宴”等特色宴席,讓福鼎美食走向全省、享譽全國。
提振商貿經濟。實施消費提振工程,提升中匯、瑞盛、寶龍等商圈活力,建成投用羽潤環灣酒店、華熙園白茶小鎮,加快建設云鼎時代城市綜合體、天湖時代酒店,動工太姥山星級酒店。穩步推動楊岐作業區泊位連片開發、沙埕港冷鏈物流中心投入運營。促進電商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深化電商物流產業園前期工作,拓展福鼎優質農產品銷售渠道,力爭網絡零售額增長10%以上。加強房地產市場預期引導,促進房地產行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推動生活性服務業精細化、高品質發展,支持美團、餓了么等平臺經濟規范發展,深入開展“全閩樂購”促消費活動,充分釋放居民消費潛力。
深化項目建設。實施省、寧德市重點項目40個,完成年度計劃投資100億元以上。有序推進溫福高鐵、沈海高速擴容等前期工作,全面動工228國道福鼎段,加快建設104國道水北至下厝基段、甬莞高速沙埕互通連接線。啟動赤溪抽蓄電站、硤門水庫前期工作,打造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福鼎標準”。建成投用寧德核電海上光伏一期、110千伏佳陽變,動工寧德核電海上光伏二期、臺山微電網,加快推進110千伏鐵鏘變、海上風電等前期工作,推動海西天然氣管網二期整改提升,具備全線通氣條件。
創優營商環境。提高營商環境法治化市場化便利化水平,打響“福鼎服務”品牌。擴大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范圍,推出更多“一件事”集成辦服務場景。深化“局長服務日”機制,健全“幫辦代辦”立體服務體系,推動涉企審批一次辦成、便民服務一網通辦。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行新建商品住房“交房即交證”。堅定不移落實“兩個毫不動搖”,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大中小企業,依法保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讓企業家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
優化城市治理。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深化數字福鼎建設,加快構建政務云平臺,探索建立數據產權運營機制,推進電子證照等更多場景應用。健全“兩違”綜合治理體系,加大巡查管控力度,確保“兩違”零增長。規范機動車停車秩序管理,加大市場、校園周邊等重點路段管理力度,優化調整公交線路,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00個、充電樁60個以上。加強公共環境適老化改造,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完善“門前三包”責任制,優化布局便民疏導點,有序引導地攤經濟回歸、后備箱經濟發展。
厚植生態底色。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嚴把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準入關口,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實施生態環境保護工程,扎實開展第三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持續打好藍天碧水碧海凈土保衛戰。全面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加強建筑工地揚塵、合成革廢氣等污染源管控,確??諝赓|量全年保持優良。持續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排查整治行動,新建生態水系20公里以上,創建桐山溪省級美麗河流。鞏固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成效,推進海漂垃圾綜合治理,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30個以上,打造東部岸段“美麗海灣”。強化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持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動工固化飛灰填埋場。加快實施八尺門內灣海洋生態修復、山水林海一體化保護管理示范項目,完成造林綠化4.8萬畝以上。
共享基本公共服務。堅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爭創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省級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新增學位1000個。推動福鼎一中爭創省級示范高中,福鼎六中爭創省一級達標校。動工職成教中心實訓基地二期、寧德理工職業技術學院。持續落實“雙減”政策,優化課后延時服務,加強平安校園建設,維護學生身心健康。啟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推動市醫院百勝院區二期、硤門衛生院新院區逐步投用,全面建成桐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院區,動工白琳、崳山衛生院新院區,新增床位500張?;謴驮O置中醫院,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加快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支持市醫院通過三級醫院評審。
共促文體事業發展。深入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支持文藝精品創作與人才引育,推動更多優秀作品巡回展演。有序推進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中心建設,建成開放福鼎市革命烈士紀念館。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保護好“老村、老街、老宅、老字號”等活態文化遺產,推動福鼎白茶文化系統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閩浙礬礦遺址及其文化景觀(福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好氣排球世界杯、中國茶業百強縣域籃球公開賽(茶BA)等賽事,積極備戰第六屆寧德市運會,爭創省級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
共建平安和諧家園。深化更高水平的平安福鼎建設。推進掃黑除惡斗爭、禁毒工作常態化,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全面提升社會治安整體防控水平。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強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穩妥化解金融、政府債務等領域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扎實做好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持續強化燃氣、防汛抗旱、消防安全、海上安全等領域安全整治,堅決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穩步推進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和“八五”普法工作。完善國防動員體系,深化雙擁共建,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加強后備力量和海防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