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謝樹淵)現場勘測、現場論證,解繩,套船、在輪船發動機陣陣轟鳴聲中,一列列老舊漁排被拖往岸邊。
3月19日上午,在桐城街道八尺門村附近海域的海上養殖限養區內,315口老舊漁排被執法人員強制拖離限養海域。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漁排業主為外省人員,所屬漁排已與街道辦事處簽約清退,然而20天執行期已過,在工作人員的多次催促下業主仍遲遲未采取行動,針對此類逾期未執行的“老賴”行為,桐城街道辦事處采取積極行動,聯合漁業執法等有關部門,將其拖離限養海域。
自2018年以來,我市積極開展海上養殖整治工作,截止3月18日,全市養殖區、限養區漁排升級改造漁排共計105531口,目前已簽約56722口,占總數的的54%,升級改造完成15155口,占總數的14%,累計貸款發放3448.96萬元。此外,全市禁養區漁排清退90.4%,禁養區藻類清退100%,全市廢舊漁排已全部清退完畢。立行立改,成效突出。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福鼎全市上下同心,貫徹落實“綠水青山”政策,大力建設美麗家鄉。
2月27日,一則名為“環保漁排 生態養殖”的關于福鼎海上養殖整治工作成效性報道在人民日報頭版刊登,福鼎市海上養殖整治工作成效突出,受到了全國人民的矚目。
福鼎市高度重視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實現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全市成立以市委書記為組長、市長為副組長的海上水產養殖整治領導小組,市直部門聯合成立綜合協調組、宣傳疏導組等8個工作小組,制定并實施《福鼎市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岸上巡查工作方案》《福鼎市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海上巡航工作方案》。各鄉鎮也分別成立相應鄉級領導小組,制定屬地工作方案,開展屬地水產養殖整治工作。
2018年11月中旬,福鼎前歧雙嶼、店下巽城多處海域出現中華白海豚。
2019年2月,沙埕海域出現2只中華白海豚。
2019年3月,福鼎市海域再現中華白海豚。
栽好梧桐樹,引來鳳凰棲。從曾經終年可見到僅存4000余頭,作為近岸河口生態系統食物鏈金字塔尖的生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這一生態系統指示物種的“落寞”,給人們敲響了警鐘。然而,自2018年開展海上養殖整治工作以來,我市海域內漁民多次拍攝到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白海豚,恰從側面反映我市海上養殖整治工作的突出成效。隨著禁養區漁排的逐步清退,碧海藍天清波迎面,而部分海域中,升級改造后的全塑膠深水大網箱,宛若“海上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