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廖詩雄)濟南自古就是北方茶文化重鎮。唐宋時期,北方茶文化起源于此,至今,濟南仍是江北最大的茶葉集散地。10月24日—27日,第七屆中國茶葉博覽會在山東濟南開幕。我市組織44家白茶企業參展,以最大參展規模全力對接這個規模大、層次高、效果佳的全國性茶葉專業展會,展示特色產品、加強產銷信息對接、提升品牌創建培育、開展新品市場推介和產業經驗交流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茶商和廣大愛茶人士的青睞目光。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蔡梅生,副市長、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副組長肖劍華出席開幕式。展會期間,原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央紀委駐農業部紀檢組組長、原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朱保成,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黃競儀,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技中心主任、中國茶產業聯盟秘書長劉天金,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張華榮,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首席專家李清澤等領導到福鼎白茶館參觀指導,對福鼎白茶產業發展情況及其生態保健的品質給予肯定。
展會期間,福鼎白茶館內人來人往,茶香氤氳,熱鬧非凡,從各地趕來的茶商茶客齊聚一堂,品飲一杯“來自陽光味道”的福鼎白茶。棗香、冰糖香、蘭花香,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的香氣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品茗,共赴一場舌尖上的茶香。
濟南市,位于山東省中西部,南依泰山,北跨黃河,背山面水。濟南因境內泉水眾多,被稱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不僅如此,濟南還是中國茶業“南茶北銷”最重要的中轉樞紐,也是我國北方的主要茶葉消費城市,市場輻射西北、華北、東北、華東等地區,是名副其實的北方茶葉集散中心。濟南是福鼎白茶國內市場的重要陣地之一,消費市場成熟,市場份額大。
“大沁的選料好,工藝嚴謹,茶葉口感好。”大沁經銷商張冠梅說,自2014年接觸福鼎白茶后,客戶基本上都能接受福鼎白茶的口感。此外,還有很多客人會用老銀針煮雪梨預防前期感冒。
“山東多產棗,消費者對棗香味的白茶特別喜歡。”大沁茶業負責人陳穎說,可能是當地人的飲食習慣使然,福鼎白茶“降三高”的保健功效,特別適合他們的需求?,F在大沁在山東已有50多個經銷網點。
“我們2016年開始到濟南參展,也產生了第一家運營中心。”阿甘茶業負責人甘雪紅說,當時他們在濟南的第一個經銷商一直在找一個心儀的品牌代理,看到甘千家產品輕奢、時尚、便捷、年輕化的包裝就很喜歡?,F在阿甘茶業的經銷網點遍布山東濟南、青島、濰坊等十來個城市。“每年的參展會都是我跟客戶聚會的地方,這里市場比較成熟,福鼎白茶普遍受青睞。”
茶的盛宴,福鼎白茶從不會缺席。此次茶博會由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主辦,共設五大展區:政府展區、品牌展區、茗茶展區、綜合配套展區、臺灣·國際展區,17個政府組團參加,展出13個茶葉主產省區的1000多種茶品,布展面積近35000平方米。
其中福鼎白茶共有品品香、六妙等34家福鼎白茶品牌茶企(省、地、市龍頭茶企)抱團參展,另有孔家等10家企業獨立特裝參展。福鼎展位面積約1110平方米,其中實行統一設計特裝面積達648平方米,孔家等6家企業自行獨立特裝面積約462平方米。展會期間,更有精彩紛呈的各式活動輪番上陣,讓觀眾一覽風采。
“好茶”,這兩個字,是諸多顧客對福鼎白茶的評價詞,同時也是福鼎白茶一直致力的目標和動力。
“現在福鼎白茶在山東發展得風生水起。”山東省茶文化協會會長侯國云說,“山東人喜歡喝茶,現在又喜歡收藏茶,感謝福鼎為北方提供好白茶。白茶泡茶方式多,香氣多樣,適合各類消費者需求,希望白茶在山東越走越遠,飄香齊魯大地。”
目前,福鼎白茶經過多年的打拼,已在濟南落地生根,產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走出了一批諸如奇古枝、董德、君正、萬氏留香、廣福等大型企業。
君正白茶從2008年進駐濟南,成立君正白茶北方市場運營中心,推介福鼎白茶。從無到有,走過一段艱辛的推廣之路,逐漸被齊魯人民認可,目前公司以濟南為據點向山東周邊省份輻射,創立品牌專賣店50多家。萬氏留香從2009年開始在濟南開發茶葉市場,2012年開始全面推廣福鼎白茶,近兩年白茶市場越加火爆,在山東已發展了60多個經銷網點,僅濟南就有24家門店。同樣,孔家作坊在山東也發展了20多個經銷網點。
“這幾天濟南展會人氣很旺,市場前景看好。”永香茶業負責人陳隆標說,接下來計劃在濟南開張一家門店,開發濟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