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水稻秧苗移栽關鍵節點。連日來,福鼎市積極搶抓農時開展水稻育秧插秧工作,利用“工廠化育秧+機械化插秧”的高效新技術,進一步提高秧苗質量和種植效率。 近日,記者在位于太姥山鎮的福鼎市農墾智慧育秧中心看到,立體循環育苗床上,一個個秧盤被整齊有序地擺放,只見綠油油的水稻秧苗長勢喜人,工作人員正在調整機器溫度,為移栽秧苗做好準備。隨后,秧苗被送往硤門畬族鄉柏洋村400畝現代農業示范田進行機械化插秧。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插秧機在田地里穿梭作業,為稻田披上一襲綠色的“新裝”。 綠油油的水稻秧苗長勢喜人 “傳統育秧至少要一個多月,工廠化育秧大幅縮短了育苗時間,大概15到20天左右就可以完成育苗工作。”福鼎市農墾智慧育苗中心負責人藍春建說。 藍春建告訴記者,除了省時外,工廠化育秧還極大降低了勞動成本,而且能有效減少秧苗脫窩,育出的秧苗生長整齊,有助于水稻機械化種植的發展。 農戶搬運秧苗 查看秧苗長勢 同時,機械化插秧操作簡單方便,具有節省人工,速度快、工作效率高等特點,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并有助于提高水稻的產量和品質。 “目前已經有客戶預定了五六百畝的秧苗,很快我們就要準備開始第二茬秧苗的育苗工作,預計七月初左右完成并交付。”藍春建說。 農戶進行機械化插秧 據了解,福鼎市農墾智慧育苗中心擁有機械化、自動化、數字化技術集成應用,能精準調整生產線的溫、水、光、肥等生長條件,一次性可育20000盤作物種苗,年可育3000畝以上秧苗,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糧食安全生產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