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的三大自然法則
“道家的三大自然法則主要體現在‘自然為本’、‘陰陽和諧’、‘謹守虛靜’三個思想精髓。”張教授說。
關鍵詞:自然為本
張教授認為,從事企業活動,要遵從自然的原則,不能不切實際地一味追求做大做強。只有在自然的基礎上壯大,企業才能長久。“‘本事’、‘本事’,多大的本,做多大的事,本小事大,企業是要做跨的。”
張教授認為,這幾年不少企業過度貸款、不顧風險多項投資、不顧精力盲目擴大經營,卻不斷造成企業落敗的悲劇。“做草也挺好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溫州的草根企業不要盲目做大做強。草想成為樹是要失敗的。”
關鍵詞:陰陽和諧
中國文化的陰陽和諧之道,集中體現在太極圖當中,它教我們要做到“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大智若愚、大勇若怯”。
這也就是告訴我們,不管是為人、為官、從事企業活動等,要學會滿足、吃虧是福、禍從口出、沉默是金等原則。
“做人要有兩個筋,不能一根筋。”“成功者不在于敢于做什么,而在與懂得不做什么。”“要懂得無為,才有為,要專于一事。”張教授說。
關鍵詞:謹守虛靜
“道家推崇‘虛’,虛而博大,‘靜’以靜制動,虛心使人進步、快樂。”張教授認為,為人要虛懷若谷,才能容納不能容納的事情,才可以放松自己;不躁動,要淡定、從容不迫。
“已發生的事不要擔心,要放下。”張教授說,而許多人往往放不下,一旦企業失敗,經濟損失就扛不住了。
“謹守虛靜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像水一樣,無色、無形、無謂,卻什么都包容。”張教授說,就像老子形容的那樣,“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低調做人,企業才能長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