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要嚴守耕地紅線,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打造特色農業產業集群。早在1988年8月,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考察福鼎時,留下深情囑托:“抓山也能致富,把山管住,堅持10年、15年、20年,我們的山上就是‘銀行’了。” 秋風起,梔子黃。福鼎正值秋收之際,漫山金燦燦的黃梔子,迎來量價齊升的豐收年,向習近平總書記交出一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豐收答卷。 走進福建省福鼎市貫嶺鎮茗洋村,可見漫山遍野的梔子果由綠轉黃,一片金燦燦,梔農們穿梭于田間地頭,喜笑顏開忙采摘。 梔農們穿梭于田間地頭,喜笑顏開忙采摘 “今年田間管理得當,梔子品質比往年好,畝產量800至1000多斤,價格也比往年高,每斤賣到了10元(人民幣,下同),非??捎^。”梔農洪乃瑞家里共種植了10余畝梔子,預計今年總收入可達近10萬元。 福鼎梔子(又稱“福鼎黃梔子”),在福鼎已有260多年的栽培歷史。其花其果既可食用,又能入藥,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等作用,屬藥食兩用植物。 有著“中國梔子名市”美譽的福鼎市,是全國梔子原料林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梔子產區和梔子果交易集散地,現有梔子種植面積6.3萬畝,年產鮮花、鮮果及干果6萬多噸,全產業鏈產值達10億元以上,有效帶動3萬多農戶增收致富。 福鼎黃梔子 福鼎梔子協會會長林時密表示,通過“市場連龍頭、龍頭連基地、基地帶農戶”的產業策略,福鼎梔子產業在基地化造林、規?;耘?、品牌化經營等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 走進寧德梔匯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加工車間,一批批梔子鮮果由傳送帶輸送至塔料區,經分揀、殺青等流程后,再經過12層低溫風干,產出的梔子干果外形完整、顏色鮮亮。 該公司生產管理負責人溫從炎說,今年投資了300萬元添置初加工新型標準化設備,通過自動化生產線,年產能達1200噸,比原來提高了兩三倍。 初加工新型標準化設備 從早期的大鍋悶后曬果,到中期的蒸籠蒸后曬果,再到自動化生產線,福鼎梔子產業一直在轉型升級中謀求轉變。 福鼎市山邦農業專業合作社2019年新建并投入使用的生產線,集殺青、冷卻、多道烘干程序于一體,節省了人力資源及加工成本。該合作社負責人梁飛禮說,梔子花可進行提香,與茶互相融合,進一步提高梔子附加值,增加農戶收入。 梔子果是一味極為重要的中藥材。瞄準藥材市場,福鼎市與揚子江藥業集團合作,供應梔子干果,并聯合建立梔子行業內唯一一個“三無一全”(無硫磺加工、無黃曲霉毒素、無公害和全過程可追溯管理)標準化梔子基地,推動健康產業、芳香產業、中醫藥產業融合發展。 梔子花 梔子干果 “在藥食同源的基礎上,我們持續拓寬應用領域,開發梔子的功能性飼料應用價值。”林時密介紹,去年底,梔子成功納入《飼料原料目錄》,為“減抗替抗”提供了可飼用的安全可靠天然植物原料。 在市場引領下,梔子花和果成為越來越多產品的首選原料。福鼎市借勢發力,出臺《關于進一步扶持梔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持續扶持、培育和壯大梔子產業,讓梔子花果成為帶動增收、推動發展的“致富花”“黃金果”。 當地官方表示,將進一步把富有農味的梔子資源挖掘好、包裝好、展示好,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