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人怎么一瘸一拐?還背著一個‘大水箱’?”村門口,一個幼童依偎在媽媽的懷里,童真地詢問他眼前情景。
媽媽仔細一看,連忙問道:“這不是蘭主任嗎?你的腳怎么受傷了?快下班了還在消毒作業???”聞聲抬頭,果真是岔門村村委會副主任蘭顏自。因農村客運停運且村里人手不夠,身為村委會副主任的蘭顏自身體力行,請纓參加消毒防疫工作。而在近日,村民卻常見一個背著消毒噴霧器,一瘸一拐,在岔門村村角噴灑消毒的蹣跚身影……
事起1月30日,連日的陰雨寡晴使得村路坑洼泥濘,蘭顏自同志在去消毒作業的途中,不慎與前方來車發生碰撞,一個踉蹌,連人帶車甩出5米遠,險些摔下山坡。同行村干立馬跳車幫扶。蘭顏自卻一邊捂著大腿,一邊自責地詢問藥水是不是撒光了。“都什么時候了!還關心藥水??!”岔門村村干心疼地將蘭顏自同志扶到村路旁休息。只見他的衣服上滿是淤泥,小腿瘀腫好大一塊。同行人員一再勸他緊急就醫,只見他揮揮手打趣說:“農村人不矯氣,這點傷不算啥,快點把活干完才要緊咯。”
話畢,他又背起消毒噴霧器,蹣跚在消毒區的村間小道,一瘸一拐,像是某種忽強忽弱的打擊樂器,溫柔地敲打著他奉獻了27年的鄉土上。他不想煽情,看的人卻無不心酸無不敬佩,就像一股暖流,流進寒冬里默默抗“疫”的基層一線。
蘭顏自同志還是個有25年黨齡的老黨員,上個世紀90年中就在岔門村參加工作。27年彈指一揮間,他由一個熱血奉獻的帥小伙蛻變為成熟擔當的村副主任,他將自己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獻給這個僅有256戶的小村莊里,僅靠一顆初心,就在這偏鄉僻壤的岔門村堅守了整整27個春秋。
岔門村獨特之處在于下轄有9個自然村,畬族人口就占比80%。疫情防控的號角一吹響,村民思想宣傳工作是當務之急,蘭顏自同志立刻提出“因村施策”,用畬語進行廣播宣傳,他將上級的疫情宣傳詞用畬語翻譯并進行逐戶宣講和摸底排查,他的實際行動感召村內多名黨員自愿加入抗“疫”戰隊,緊張的疫情面前,岔門村22名黨員全部迅速地加入黨員突擊隊,成為村民的“主心骨”,切實地發揮黨員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