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蘭文卿/文 南城花事 蘭文卿/圖)過去的貫嶺鎮文洋村,村道在雨天中泥濘不堪,各項基礎設施老舊,是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然而這幾年里,它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的蛻變有何奧秘?
崖上蜂蜜收獲情景
奧秘一:花香蜜甜,家庭農場以點帶面
位于文洋村山坪自然村有一處玫瑰花基地:50多畝的玫瑰花長勢喜人,清淺香味撲鼻而來。“玫瑰花田的馥郁甜香和遠遠便可看見的滿目殷紅,不僅能給人帶來嗅覺和視覺的享受,更能帶來舌尖上的愉悅。” 南城花事家庭農場負責人蘇瑤瑤說。
文洋村地理位置較為偏僻,村里的青壯年大都在外務工經商。勞動力的缺失,導致閑置土地逐年增多。蘇瑤瑤的祖父是養蜂人,在外打拼的蘇瑤瑤卻發現城里人大多喝不到純正的蜂蜜。后來祖父身體抱恙,蘇瑤瑤毅然回到文洋村。
2017年,蘇瑤瑤租用了村民50多畝田地,創辦了南城花事家庭農場,建起了玫瑰種植基地和蜂場,開啟了他的“甜蜜”事業。說起蘇瑤瑤的養蜂基地,那可不尋常,它位于幾十米高的懸崖上,一個個巢穴在料峭絕壁上安營扎寨。這種最古老的方式不摻雜任何的人為干預,給蜜蜂提供了自由的場所,還原了蜜蜂釀蜜最自然的現場。
“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基礎上,我們一年收取一次崖上蜂蜜。雖然會花費很多人力物力,但是能夠讓大家嘗到古早的甜蜜味道,我覺得很值得。”蘇瑤瑤說,經過幾年的發展,農場也從靠他一人忙活“成長”為有員工20多人,而結合玫瑰和蜂蜜兩種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出的玫瑰花蜜、土蜂蜜、茉莉花蜜、玫瑰花茶餅等一系列產品頗為熱銷,如今年收入可達100多萬元。
據悉,自南城花事家庭農場建成以來,不僅解決了土地閑置的問題,還通過優先聘用村里貧困戶,給村里的婦女提供就業機會等方式,有效帶動了村里20多戶農戶家庭增收,鼓起他們的“錢袋子”。
不僅如此,南城花事家庭農場還與幫扶掛鉤文洋村的福建大唐國際寧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建立了消費扶貧關系,將產品的銷售額按一定比例捐給文洋村,作為村發展基金,助力文洋走上致富道路。
“貫嶺鎮黨委和政府幫助了我很多,我作為一個年輕人,有責任也有義務助力家鄉各項事業發展。”蘇瑤瑤說。2019年,南城花事家庭農場被寧德市農業農村局授予“寧德市家庭農場示范場”,為農場的事業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工人檢篩茶葉
奧秘二:茶香四溢,白茶產業富了鄉村
4月的文洋茶香四溢。遠遠的茶山上星星點點,細看,是正忙碌采茶的茶農。
跟隨著陣陣茶香,記者來到文洋有機茶發展有限公司。初進茶廠,一片忙碌景象入眼簾:工人們做好防護,對從農戶處收購來的茶葉進行初步檢篩……
“今年清明茶的價格還不錯,茶農們可以安心了。”文洋村黨支部書記蘇爾法介紹說,“我們依托村集體所有的有機茶基地1000畝,再整合農戶零散茶園1200畝,合計2200畝,與福建品品香茶業有限公司結對,建立了福建品品香現代茶產業聯合體。該聯合體不僅組織開展了茶農技能培訓、提供技術指導,還免費給農戶提供生物農藥,確保土壤不受污染,對達到低農殘標準的溢價8%收購,既有效解決了茶葉‘安全’問題,又保證了茶農的茶葉銷售。” 自村企共建以來,文洋村茶產業飛速發展,年產值達3000多萬元,實現了每畝茶葉增收2000余元的小目標,有效帶動周邊500多戶村民實現增收,切實帶領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
政企通力合作,是文洋村“造血式”扶貧項目成功的奧秘。據悉,在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關懷和幫助下,村兩委班子勠力同心,文洋村的各項事業發展成績斐然。短短幾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實現0到14萬的突破,2019年農村人均純收入達17867元,新增有機茶種植面積320畝,道路硬化、拓寬2600米,解決120戶安全飲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