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李驍)“老雷,今天身體咋樣?有沒有需要買的東西?有困難就立即打電話給我,溫州那邊疫情很嚴重,沒事就待家別外出,防止感染。”在疊石鄉,這一幕每天都在里灣村上演,村支部書記林業增每日反復叮囑在家村民安心居家防疫,避免與外省不明人員車輛接觸。
自疫情發生以來,年過五旬的林業增,經常天還未亮,就開始了一天的防疫工作。從統籌村兩委疫情防控工作,親自帶領村兩委干部按照“村不漏戶、戶不漏人”的要求進行分組入戶拉網排查;利用微信工作群、朋友圈等轉發防控知識;“村村響”喇叭每天循環播放本地方言宣傳音頻,形成全方位立體式的宣傳效應;再到執勤站崗再到為執勤點工作人員做飯燒菜、為群眾代購生活用品、上門免費維修水電,一天下來,片刻沒有休息。
“他是我們最信任的人,當初就是我們聯名要求他回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他也為了村里的發展放棄了在城關工作的機會,有他在,就沒有守不好的門。”里灣村群眾夸贊道。
里灣村地處閩浙兩省邊界,與我市管陽鎮、浙江泰順雅陽鎮山水相連、人緣相親,有數條大小路與浙江互通,疫情輸入性風險高,防控難度大、工作任務重,兩省邊界群眾之間走親訪友、親友投靠等“跨省流動”現象頻繁。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寧德和福鼎市委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實把牢外省人員入口關,林業增主動找到楊梅溪村、管陽南貝村、浙江泰順吳家墩村群防群控執勤點負責人,協商成立省際群防群控聯合執勤點,由四個村的黨員先鋒隊員擔任執勤志愿者,實現跨省跨村防疫卡口無縫連接。這不僅有效遏制了幾個邊界村“跨省流動”行為的發生,同時實現了四個交界村“最多登記一次”的目標,避免重復檢測、登記的尷尬現象的不斷發生,既保障兩省邊界群眾的生命健康,也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
“聯合執勤點的成立有效促進了四個村的疫情防控工作開展,讓兩省邊界群眾能夠及時通過廣播或微信群及時了解到最新的疫情防控訊息,實現了信息互通共享。”疊石鄉黨委組織委員、里灣村包村領導林云埕表示。
正月以來,里灣村共有十余位老人剛好年滿花甲、古稀、耄耋之歲,家中親友早就提前備好海鮮干貨,提前兩月定好鄉廚,計劃好過年期間在老家擺上幾桌,請上親戚朋友、左鄰右舍,盡上為人子的孝心。這在平常是很普通的一件事,但疫情當前,都被林業增強力制止了。他告訴群眾,“不是我不懂人情世故,我的老父親今年也90多了,但是非常時期,我們不能給國家添亂、給家人添險、給鄉親添堵……”他用自身的例子告訴大家不能聚餐的道理,群眾也表示理解。為方便集中購買生活必需品,應對突發狀況。林業增還把自己的私家車貢獻出來,停在村檢測點,充當疫情防控“應急車”,以備群眾不時之需。截至目前,共為村民服務10余次。據林業增介紹,他的兒子是市交通執法大隊的一名普通干部,目前也戰斗在疫情防控一線。
“二十多天來,我在路面執勤的時候好幾次看到父親的車從我身邊擦肩而過,起初覺得奇怪,父親為什么沒有叫我,后來才知道,父親是從疊石駕車到城關采購物資,為不耽誤返村時間,故不在與我打招呼,所以我和同事開玩笑說,現實版的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竟然發生在我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