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至4日,由福鼎市委宣傳部、閩東日報社(寧德市文化傳媒集團)聯合舉辦的2024體驗“幸福福鼎·多彩鄉村”主題筆會暨采風采訪活動在福鼎市赤溪村啟動,文藝作家們踏上肥沃溫暖的土地,穿過田野和村莊,奔赴大海的蔚藍,共同見證福鼎鄉村振興新面貌、產業發展新成績、鄉村治理新做法、群眾致富新路徑,攜手探尋福鼎的文化之美。在為期兩天的采風活動中,作家們走進赤溪村、柏洋村、漁井村,采人文之風、發展之風、自然之風…… 現輯錄文藝作者們采風期間的隨感短章: 鄉村游,已然成為當下人們熱衷的話題和行動。 福鼎的鄉村在創造奇跡的新時代發生著翻天覆地、日新月異的變化,在全面完成脫貧走向致富奮力奔小康的振興大道上,他們以鄉村游的原生態模式,把城里人尤其是年輕一代從未觸及的農事、農耕以及民俗、藝術融入其中,讓城里人樂此不疲,讓外地人樂不思蜀。 我們來了,也參與到鄉村游的大軍行列。所到之處,日積月累的點滴變化讓我們從熟悉變為陌生,再從陌生變為熟悉。無論是中國扶貧第一村的赤溪,還是閩東首個村財收入上千萬的柏洋,或是新晉網紅點的漁井,山唱山歌,海唱海謠,彼此都以各自的方式去講述鄉村振興的新故事。 我們每來一次,就有一次新認知。用文學的形式來抒寫鄉村新貌,這就是作家的任務與使命。 ——繆華 在赤溪,鄉村變化如同蝴蝶園中的蝴蝶運勢破繭,四季翻動著夢幻般的美麗。 村莊長得像一個城鎮,憑著什么能讓她脫胎換骨。微風吹過人工湖,創業振興的故事,一波波耀光涌來,“五心”工作法就是大法。離開茅草房回首的那一刻,是向窮窩道別。柏洋的發展,猶如苦柑,苦盡甘來。 站在海岸邊的礁石上,濤聲送來問候,聲調如同鄉音永遠不變。我竊問大石,這里是否曬過魚干,石還沒言語,而人潮涌動,礁石上曬下了一串串游客身影,我仿佛明白,如今漁井村每塊礁石曬的是故事和倩影。 ——禾源 冬日的赤溪依舊溫暖如春。踏上這片始終充滿青春活力的熱土,心中的波瀾一陣陣倒海般涌來。揣著獨有的懷想,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眼前的一切,似乎周遭的山山水水都變得澄澈、明亮、清新、開闊起來! 今天,經過時光的淘漉,中國扶貧第一村——赤溪的面貌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她以“滴水穿石”的韌勁,讓街道煥然,讓民宿生輝,讓
精彩推薦
?凡注明來源為“福鼎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福鼎新聞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