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吳小翠)5月17日,一架小型無人機在桐山溪水域上空“巡邏”,如“天眼”般將河面及河道兩岸的情況盡收眼底,這是福鼎市河湖物業化管理服務中心的無人機巡河專員李煌正對桐山溪水域全線以無人機航拍形式開展日常巡河。
“我們無人機作業一般是飛行到高度20米左右,覆蓋河道兩岸10-20米范圍,檢查有無‘四亂’現象。”無人機巡河專員李煌說,人工巡河大概每小時1-2公里,無人機巡河每小時可達10公里,效率大大提高。
據悉,我市轄區內溪流縱橫密布,流域總長度380公里,流域總面積819平方千米。其中,水北溪、赤溪、管陽溪等9條流域面積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皆流經多個鄉鎮,且多為山區地段,人工徒步巡河難度較大。
因此,福鼎市河湖物業化管理服務中心通過對比擇優,將原有的117名河道專管員隊伍精簡至56名,利用河湖生態智慧管護平臺、河湖精靈APP等核心輔助工具,并借助無人機巡查,鋪設空天地一體化監控體系,消除河道盲點死角,為“河長制”插上了高科技翅膀,高效完成福鼎市及周邊鄉鎮約380公里的河道日常巡查管護工作。
在天氣條件允許的情況下,10名無人機巡河專員每日都會對自己負責的片區網格內的主要河流進行全覆蓋、無死角巡河,無人機巡河作業完畢,第一時間將視頻及圖片素材上傳至河湖生態智慧管護平臺。
“通過平臺系統自動分析識別疑似問題區段,確認其地名、面積、經緯度等信息后,工作人員就會將問題反饋給相應的鄉鎮及河道專管員進行核查及進一步處置。”福鼎市河湖物業化管理服務中心運營部經理于吟雪表示,希望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河流的“智慧”監管,守護好福鼎的“綠水青山”。
自今年5月1日起,福鼎開始實行空地結合、人機結合的巡河模式,不斷推進河長制工作向縱深發展,截至目前已完成870次巡河,發現問題201余件,整改率達93.72%。
城因水而美,更因水而興。“下一步市河長辦將協同河湖物業化管理服務中心,與各鄉鎮及相關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加強有效溝通,優化管理機制,完善問題解決方案,全面提升我市河湖物業化管理水平,為創建全國衛生文明城市打造福鼎幸福河湖。”福鼎市河長辦負責人林上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