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溫麗芬)隨著巖三線最后一公里路面工程的順利完工,這條全長4公里的農村公路正式實現全線貫通,這對于桐城街道三門里村的村民們來說,無疑是一件大喜事。 “巖三線是我們的主要進出村道路,以前這條路總是坑坑洼洼,一旦遇到下雨天那就更加不方便了,現在經過改造提升,大家出行很是舒心。”三門里村村民吳守清騎著電動車穿行在煥然一新的巖三線上,一路上,黑色瀝青路面不斷向前延伸,整齊美觀的農房相繼映入眼簾,逐漸勾勒出一幅和美的鄉村畫卷。 鋪的是路,通的是民心。據悉,巖三線原道路為3.5—6.5米寬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后按標準寬度6.5米的雙車道瀝青混凝土路面建設,改造提升工程完工后,不僅有效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對于當地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也有進一步的促進作用。 在福鼎,因道路“白改黑”帶來的變化還有很多。 古城西路經過“白改黑”改造后,交通設施統一規范標準,為廣大市民出行打造了一個路面整潔、設施完善、通行高效的道路交通環境,提升了福鼎城區的顏值與品質。 中山中路道路瀝青鋪設完成后,獲得了群眾的一致點贊。除了路面“白改黑”外,這條從北市場到黨校的老街道路還新增了污水管網,并建設了人行道,不僅讓交通更加便捷,也進一步改善了周邊居民的居住環境。 實事惠民,幸福加碼。近年來,我市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持續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聚焦提升道路品質,著力實施城鄉公路“白改黑”升級改造工程,不斷改善交通出行條件,讓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與日俱增。 如今,一條條平坦寬敞的瀝青公路縱橫交錯,入鄉進村,不僅串起了老百姓的美好生活,也讓福鼎的文明底色更加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