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夏巖緣)3月31日,全省春季農業生產暨智慧農業現場推進會在福鼎市召開,會議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春季農業生產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會議精神,分析當前農業生產形勢,展示智慧農業設施裝備,部署推進我省春季農業生產和農業農村重點工作。副省長王金福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省政府副秘書長李文哲、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陳明旺、省委金融辦,省政府辦公廳、發改委、財政廳、自然資源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林業局、海洋漁業局、市場監管局、福建省調查總隊、省氣象局、農科院、供銷社等部門負責同志,各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和有關縣(市、區)政府分管領導,以及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王金福在會上強調,要搶抓“黃金期”,不誤農時推進春耕生產,為全年的農業生產開好局、起好步;各地要認真組織實施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研究制定糧食產能提升的具體措施,推進良種、良法、良制、良田、良機五種農藝農機融合發展,把科技潛力轉化為現實的產量,推動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同時,要筑牢糧食安全底線,強化耕地賦能,打造智慧農業。 陳明旺主持會議并傳達全國春季農業生產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會議精神。他要求,全省上下要強化農資供應,加強農機調度,完善機耕機插、代耕代種等社會化服務,加快早稻插秧進度,確保完成省委省政府下達的早稻種植任務。要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密切關注“倒春寒”等災害性天氣,加快完善防災減災預案,強化救災物資儲備,及時有效應對,努力實現農業農村“開門穩”“開門紅”。 寧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鄭忠輝表示,此次會議對寧德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寧德市將立足閩東自然條件和特色農業需求導向,進一步推動本地電機、新能源、新材料企業為智慧農業賦能,持續提升農機裝備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保障糧食安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還發布“福農優品”數字平臺,啟動“福農優品”賦碼銷售。主會場還布置了“福農優品”和智慧農業現場展示區,其中福鼎白茶、福鼎檳榔芋、桐江鱸魚等特色產品及數字氣象智慧茶園亮相展區,得到與會人員的廣泛關注。 作為本次會議的舉辦地,近年來,福鼎市高度重視農業全產業鏈條建設,積極構建“1+2N”特色農業產業格局,農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廣受認可。而在福鼎大筆繪就的農業“山海經”里,最濃墨重彩的當數智慧茶產業和智慧漁業。在此次會議上,現場領導來賓還通過直播,現場連線了福建省天湖茶業有限公司“智慧茶園”、福鼎市點頭鎮茶青交易市場、福建品品香茶業有限公司白茶精制生產線和福鼎市漁潤水產專業合作社大黃魚養殖場,實時觀看、了解福鼎白茶智慧茶園、大數據溯源系統、白茶精制自動化生產和“智慧+”大黃魚育苗的運用生產情況。 當天,與會人員深入硤門畬族鄉柏洋村、太姥山鎮橫塘村國有農場、店下鎮三佛塔村等地,實地觀摩文明善治類村莊建設情況、無人智慧農場、水稻現代育秧中心、智慧稻谷烘干中心、智慧農田管理系統、稻-稻-豆輪作種植模式及智慧藥園等現代化農業生產情況。福鼎市委書記林青,市委副書記、市長周春海為觀摩組詳細介紹了福鼎市農業農村工作的突出亮點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得到觀摩組的一致肯定。 據了解,2023年,福鼎市糧食播種面積19.77萬畝、產量6.51萬噸,油料作物播種面積0.31萬畝,超額完成年度糧油生產目標任務,糧油生產績效居寧德市第一。制定《福鼎市促進糧食生產健康發展十條措施》《福鼎市進一步穩固糧食安全生產實施方案》,有效調動種糧積極性。打造店下萬畝美麗田園,建立糧食“五新”百畝示范片26個、糧食、大豆增產增效示范片19個,培育規模種糧主體超200戶,帶動糧食均衡增產。積極發揮福鼎農墾集團作用,打造福鼎農墾糧食服務中心,破解撂荒地復墾難題,夯實糧食生產基礎。積極推廣稻一稻一豆三季種糧模式,2023年種植1.5萬畝、畝產值超萬元、畝凈收入超5000元;發展玉米種植→山羊養殖→羊糞肥茶綠色循環種養模式,帶動玉米種植3800畝,實現綜合效益1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