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是我國六大茶類之一。素有“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之譽。福鼎白茶性寒,具有解毒、退熱、降火,可治麻疹,其功效越來越被人們所認可。
白茶有其古老的歷史,自然的品質,保健的功效。深遠的文化,是養生保健的良方,保護和提高白茶質量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善事。
加強對白茶基地的保護和管理
產地環境條件是質量安全的首要條件,保護茶園生態環境是首要任務。保持白茶基地周邊無重工業和化工業的污染,保持空氣潔凈綠色生態,用無公害有機農業來管理呵護白茶基地。實行茶園管理標準化,肥料使用合理化。采用人工除草、機械噴灌。良好的茶園生態環境,還需要優良的白茶品種,逐步擴大白茶優良品種的面積。
實施原產地域保護
福鼎是白茶的原產地,白茶生產歷史悠久,加工工藝成熟,是中國最大的白茶產區和出口基地,2006年被授予“中國白茶之鄉”的稱號。為保護白茶的品質必須申請原產地域保護,并使用專用保護標志,應用產銷防偽標識。實施原產地域保護,可有效地遏制市場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質量欺詐行為。同時通過原產地域保護,按國際慣例保護我國的民族經濟文化精品,提高市場競爭力,使產品增值增收,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和茶農收入水平。
積極制定相關標準
茶葉質量主要取決于產地環境和生產流通環境。白茶要爭取制訂國家標準,但必須首先制訂地方系列標準,制訂苗木選取栽培,鮮葉加工,商品茶一系列標準。從源頭上保證白茶質量,從而提升白茶品牌影響,為促進白茶產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的標準依據。
加大白茶保健功效宣傳,提升白茶價值
隨著對白茶研究的深入,白茶保健功效優于其它茶類逐漸被人們認可。白茶自身的價值有巨大的挖掘空間,需要我們去研究、去認識、去宣傳。白茶要從地理環境上認識它的自然性,從加工工藝上認識它的獨特性,從白茶文化上認識它的豐厚底蘊,從保健上認識它的功效,讓飲茶人明白白茶的價值。
加強白茶產品質量的監管力度
為保護白茶質量和對白茶的可信度,需要加大對白茶產品的監管力度:政府有關部門要定期對白茶質量進行抽檢;實行茶葉產品的市場準入制度,對茶葉生產廠家實施QS認證(現為SC認證);加強對從事茶葉栽培、加工、銷售人員的技術培訓,逐步建立生產者、加工者、銷售者之間質量追蹤體系。
提高白茶科技創新能力
政府應大力增加茶葉科技投入。從培育茶樹優良品種、茶園管理技術、茶葉加工技術、開發新產品上下功夫。以新品種、新技術和強大的創新能力來武裝茶葉產業,以思想創新為技術創新提供新的思路,改變白茶生產加工上規模小、粗放型、標準化生產程度低的現狀。做到標準統一,生產規范,品質優良。大力開發新產品,白茶是生產茶飲料極好的原料,將成為罐裝保健飲料的極品,可大力開發。
質量是茶葉品牌的根基,只有從根本上提高茶葉質量,才能打造茶葉品牌,白茶是茶中珍品,注重品牌建設。只要茶人共同努力,相信白茶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