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管陽鎮唐陽村的漢儀樓智慧茶園種植基地,漫山的茶樹長著飽滿鮮嫩的新芽,茶園內布設了多種傳感器和監控設備,實時監測土壤濕度、溫度、光照強度等環境數據,并通過物聯網技術將信息傳輸至云端平臺。茶農通過手機或電腦即可隨時掌握茶園生長狀況,根據系統提示進行精準灌溉、施肥和病蟲害防治。 漢儀樓有機茶園 茶園中的傳感器和監控設備實時監測環境數據 “以前種茶全靠經驗,現在有了這些設備,我們可以根據收集的數據更科學地進行茶園管護,實現增產增收。”福鼎漢儀樓茶業有限公司茶園基地負責人翁文彬說。 茶園中的傳感器和監控設備實時監測環境數據 科技不僅提升了茶園的“智”,更保障了茶園的“質”。福鼎市創新建立了茶園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平臺,利用遠程監控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對茶園環境的智能監測與管理。當系統檢測到疑似農藥噴灑行為或穿戴農藥噴灑工具的人員時,會觸發預警機制,通過短信向相關負責人發送警報信息。 利用茶園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平臺,對茶園環境進行智能監測與管理 目前,茶園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平臺已接入150個高清攝像頭,覆蓋福鼎4個街道、10個鄉鎮和3個鄉。通過AI智能監控系統,茶園管理效率顯著提升,化學農藥使用量大幅減少,茶園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在新時代,“制茶經”不再局限于制作環節的“手上功夫”,綠色種植和科技管理成為茶農們關注的焦點。為滿足茶企需求,福州海關聚焦綠色茶科技應用,為茶企原料基地建設提供海關支持與服務。 福州海關工作人員檢測白茶農殘指標是否超標 在福鼎一處茶園,抽檢專班人員正在田間進行福鼎白茶取樣,通過速檢測來判斷農殘指標是否超標,最大限度提升茶青品質。 “今年春茶即將上市,我們在上市前的半個月全面啟動了茶葉抽檢工作,專班工作人員每天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抽檢,確保福鼎茶農不使用化學農藥,保障春茶質量安全。”福鼎市茶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陳光敏說。 專班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茶葉抽檢 除了智能化管理,福鼎市智慧茶園還引入了區塊鏈技術,實現了茶青采摘、交易及茶葉生產、銷售的全流程溯源。消費者只需掃描產品包裝上的二維碼,即可了解茶葉的產地、生長環境、加工工藝等信息,真正做到“從茶園到茶杯”的透明化。 在福鼎市茶產業發展中心,工作人員正根據福鼎白茶大數據溯源平臺提供的歷年茶農茶青交易量、交易額等數據,對2025年春茶形勢進行研判。據了解,近四年來,福鼎全市36萬畝茶園、近8萬戶茶農、2300多名茶青經紀人及3100家茶葉加工主體已全面納入茶青交易溯源系統。 “我們將茶農、茶青經紀人、茶葉企業三方主體全部納入平臺進行交易監管。茶農可憑借茶園信息卡掃碼進行茶青交易,茶葉企業則通過掃描茶農或茶青經紀人的額度實現貼標銷售,確保每一片葉子都有據可查,讓消費者購買到安心、放心、正宗的好茶。”福鼎市茶產業發展中心數字信息股股長方祖淳說。 工作人員通過福鼎白茶大數據溯源平臺對春茶形勢進行研判 近年來,福鼎市以“三茶”統籌為指導,在科技賦能等方面持續發力,實現了茶產業全鏈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的全面提升。據統計,2024年,福鼎全市茶園可采摘面積約31.9萬畝,茶葉總產量達4.1萬噸;全市茶產業綜合產值約155.18億元,同比增長3.4%。目前,福鼎白茶在全國銷售網點超過1萬個,茶產業提供就業崗位10萬余個,38萬涉茶從業人員因茶致富、因茶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