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溫麗芬)上午8時,位于玉龍北路的市行政服務中心開啟了新一天的工作。這里無疑是整個福鼎市區最為忙碌的區域之一,每天都有上千人前來辦理各類事項。
近年來,市行政服務中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企業和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為改革目標,扎實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互聯網+政務服務”等工作,努力營造良好的政務服務營商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
營商環境大提升
8月19日,周杰龍一早就拿著準備好的材料來到市行政服務中心辦理公司注冊登記。“本來以為要跑多趟才能辦下來,沒想到一會兒就辦好了。”遞交完材料后,不到半小時周杰龍就拿到了營業執照。
企業開辦便利度是衡量一個地區營商環境水平的重要指標。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今年8月開始,市行政服務中心深入推進“企業開辦一窗通辦”改革,整合開辦企業涉及的市場監管、公安、稅務、人社、醫保、公積金、商業銀行等部門行政審批服務環節,全面推行幫辦代辦服務,通過精簡材料、優化流程、業務協同、信息共享等方式,將開辦企業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內。截至目前,企業開辦綜合服務窗口已收件232戶。
從“各環節分別辦理,企業經辦人多頭跑”到實現企業開辦設立登記、印章刻制、發票申領、社保登記、公積金銀行開戶等“一窗受理”,近年來,我市政務服務水平和效率有了很大提升,真正實現了減環節、縮時限,讓企業降成本、少跑路。
與此同時,該中心還推行“一區集中、集成服務,一個窗口、收件出件,一次申報、并聯審批,一同踏勘、聯合驗收,一員跟蹤、幫辦代辦”的“五個一機制”,充分運用項目前期聯審聯辦、幫辦代辦機制,持續開展前期咨詢和會商會審,協調項目報批、審批中的疑難雜癥問題。今年以來,組織各要素部門完成105個項目紅線圖涉及各類保護區聯合審查;召開70余次會商會審會議,解決了包括實驗小學百勝校區、工業園區小微園、職成教聯合驗收等各類項目在報批中的難點堵點48個;解決了歷史遺留不動產辦證問題42個。
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響,今年該中心還逐步推行“不見面審批”機制,推動更多事項實現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遠程辦、郵寄辦和公共資源電子化交易。對確需現場辦理事項大力推行預約辦、幫代辦、就近辦、即時辦、一次辦,確保疫情防控和政務服務兩不誤。今年以來,群眾通過預約辦理達4137件,完成各類公共資源電子化交易493宗。
便民春風暖人心
“在家門口就能辦好戶口遷移,不需要特地跑到蒼南,真是又快又方便,必須要給‘閩浙通辦’點贊!”日前,剛(下轉4版)(上接2版)剛辦理完戶口遷移的蔡先生與妻子拿著“新鮮出爐”的戶口本,笑容滿面地走出市行政服務中心。
今年以來,市行政服務中心與蒼南縣政務服務中心聯合探索兩地跨省聯辦,積極打造“閩浙通辦”模式。今年6月,兩地公安窗口先試先行辦理遷移類(準遷證、遷移證)業務,并聯合辦理了多例跨省戶口遷移業務。截至目前,福鼎、蒼南公安戶籍窗口共辦理跨省戶口遷移112戶,辦理戶籍遷移原需要兩地跑三趟,現在只需當地跑一趟,大大節省群眾辦事成本。
“閩浙通辦”是市行政服務中心便民服務工作的一個縮影。據悉,今年以來,該中心圍繞疫情防控服務保障“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要求,著力推進公積金“一柜辦結”、公安窗口戶籍業務“全城通辦”、不動產登記“一窗通辦”、企業開辦和五險一金“一窗通辦”、投資項目“一站式”服務區等窗口“一事一次辦”改革,實現網上辦事大廳網上可辦率99.6%以上,“一趟不用跑”事項1008項,占總數的68.2%。
“一網通辦”打破了部門間信息壁壘和數據孤島,變“群眾跑腿”為“數據跑路”,減少了群眾辦事跑腿次數,也縮短了辦理時間,讓便民服務真正便民利民。
細微之處見真章。群眾感到便利的背后,不僅是行政審批流程的縮減和調整,更是窗口工作人員服務觀念的轉變。近年來,該中心結合“暖心、誠心、細心、貼心”的“四心”服務,持續開展窗口作風建設。除了組織開展窗口“四心”服務禮儀培訓,還專門邀請禮儀老師持續開展窗口服務禮儀督導,引導窗口服務人員做到正確合理的應對服務,提升服務質量。
今年9月,市行政服務中心住建局房管業務窗深入踐行“四心”服務,為年邁體弱、腿腳不便難以出行的老人提供暖心上門服務,獲得辦事群眾的好評點贊。據悉,2020年以來,中心各進駐單位窗口滿意度評價率為99.77%,各鄉鎮滿意度評價率98.04%。
便民服務普惠萬家,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政務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市行政服務中心“高效便捷,真誠為民”的形象正在萬千群眾心中悄然樹立。
“接下來,要持續推進‘一事一次辦’改革,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努力創建‘辦事不求人、審批不見面、最多跑一次、服務有保障’的政務服務新模式,樹立政務服務品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市行政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