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相擁旅游熱 覽海天勝景,觀奇石百態。國慶黃金周期間,太姥山風景名勝區獨特的自然風光再一次在央視亮相,將秀美山色呈現于全國觀眾面前。 作為“中國海邊最美的山”,太姥山三面臨海、一面背山,傲岸秀拔,以峰險、石奇、洞幽、霧幻“四絕”而聞名遐邇。解鎖山境,太姥山推出祈福觀光之旅、輕松休閑之旅、秘境尋幽之旅、登頂攬勝之旅等4條秋日寶藏線路和一系列文旅活動,“花式”攬客。 趁“熱”而上,沉浸式體驗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太姥山加快主景區改造提升,建成投用森林樹屋、景區電梯、山頂星空民宿等項目,設立“福鼎禮物”直營店、“吃在福鼎”門店,產品供給更加豐富,并開發“太姥山景區掌上導游系統”,向智慧景區轉變,深受游客青睞。 從山的懷抱中走出,轉而面向浩瀚的大海,海中央屹立著中國十大最美海島之一的崳山島。島上,青山連綿、碧海銀灘,山海相接處還有萬畝草場、大小天湖、洞礁溪瀑等景點,風光旖旎。 沿著環島公路延伸而至,崳山島游客集散中心、天湖景區分別設置國慶限定打卡點,沿線景點更是“百花齊放”,既推出漁舟唱晚、海邊垂釣和漁家生活等漁家風情體驗項目,又有親子踏浪踩沙、打卡日出等絕佳地點,打造一個個游人如織的旅游勝地。 從“美麗一隅”到“星羅棋布”,各景區景點憑實力“吸睛”的同時,一批藏在山海間的美麗鄉村也正驚艷“出圈”。 古木參天,溪水環繞,好生態是磻溪鎮的寶貴家底,也是當地發展旅游的最大特色。桑翠“魚”樂圈、仙蒲真不“厝”、赤溪躺“營”啦,一個個鄉村散落山間,讓游客“入村即入景”,也成為風景。貫嶺鎮則以生態農業為基、田園風光為韻,推出北線、南線、中線等旅游路線,充滿回歸的自然之美,吸引游客在赤橙黃綠交織的豐收圖景中感受鄉村蛻變之美。 歷山經海,奔赴熱愛。如今,我市正按照“一山一島一灣一湖”發展思路,全力推動全域旅游類型多樣、形式豐富,步入發展“快車道”。 業態豐富活力旺 國慶前夕,《中國國家地理》發布“中國十大茶旅目的地”,我市赫然在榜。這些目的地既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又有豐富的文化遺產,憑借其深厚的茶文化和優質的茶產品吸引了眾多游客。 我市位于北緯27°黃金產茶帶上,好山好水渾然天成,名茶名景獨具一身。以茶興業,我市進一步探索開辟茶旅融合新賽道,在全市打造眾多茶旅休閑點,并適度開發茶莊園、茶民宿、茶創意基地等項目,形成茶園生態游、茶鄉體驗游、茶事研學游等精品線路,打造旅游新“爆款”,實現“吃有茶味、住有茶香、行有茶路、游有茶韻、購有茶禮”。 循著茶香,深入探索福鼎的多元魅力。在福鼎大劇院,精彩劇目持續“上新”,“來福鼎看場戲”正成為閩浙邊新風尚;在彩虹橋頭,遇見“老桐山記憶”,那是歷史的回聲,也是生活的煙火…… 跨界融合,打造文旅新業態。近年來,隨著旅游產業持續升溫,我市不斷優化旅游產業布局,打造特色IP,推動“旅游+”“+旅游”多產業深度融合,構建“全域布局、全景覆蓋、全局聯動、全業融合、全民參與”的福鼎全域旅游發展大格局—— 以食促旅,放大首個“中國美食地標城市”品牌效應,發展“特種兵游”“舌尖游”等新模式,在建設桐山、桐城、山前三條特色美食街區的基礎上,發展一批城市夜市,點亮“夜經濟”,并舉辦“吃在福鼎·醉擁山海”啤酒美食節暨八閩美食嘉年華,全面點燃美食地標城市IP口碑。 以文塑旅,深入挖掘太姥文化、白茶文化、畬族文化、紅色文化等本土文化內涵,加強影視合作,合作拍攝中央電視臺農業農村頻道電視劇《歡樂農家院》第一季《福鼎一家人》,先后舉辦崳山島“山海有歌聲·海島音樂會”、茶BA冠軍之夜、“春天之約”福鼎白茶音樂節等大型音樂會(節),豐富旅游文化產品供給。 以賽為媒,打造太姥山洞道穿越挑戰賽、中國茶業百強縣域籃球公開賽(茶BA)、桐山溪公開水域游泳賽等一批獨具福鼎特色的賽事IP,推動體育賽事轉化為旅游“引流助推器”,打造“跟著賽事去旅游”新業態。 業態豐富活力旺。今年國慶假期,我市累計接待游客59.2萬人次,同比增長9.6%;實現旅游收入3.9億元,同比增長10.7%。下一步,我市將持續激發文旅產業能量,讓文旅板塊“興”起來、讓文旅消費“熱”起來、讓文旅品牌“靚”起來,進一步打響“清新福建·自在福鼎”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