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蔡雪玲 許方針)“現在有了新崗位、新保障,更有干頭和奔頭了。”今年41歲的陳思周在山前村村書記的崗位上干了11年,2010年通過市里推薦參加全省公務員考錄,成為一名機關干部,2012年8月被提拔為山前街道紀委副書記、監察室主任。
陳思周的變化,既得益于市委創新村干部激勵保障的機制,也在于他抓住了公務員考試的機會。從村書記到街道紀委書記,工作和身份的轉變意味著陳思周不僅端上了“鐵飯碗”,而且有了更好、更高的發展平臺。
近年來,我市立足實現村級干部“減壓力、增動力、促活力”目標,通過提高經濟待遇、強化關懷幫扶、突出政治激勵、加強組織保障等措施,建立完善村級干部激勵關懷保障機制,真正讓村干部“收入有保障、提升有希望、退后有所養”,大大激發了村干部建設新農村和帶領群眾致富的干勁。
實施結構補貼,村干部收入有保障。在全市推行村級干部“基礎職務工資+彈性補貼+績效獎勵”的結構補貼制度,實現村級干部“收入有保障”,激發干事創業熱情。從2012年起,在省、寧德市財政轉移支付村級主干每人每月補助500元的基礎上,市財政補助每個村每月2400元村干固定補貼,目前全市村級主干、一般村級干部每月平均報酬可達1487元和700元,居寧德各縣(市、區)前列。
注重政治激勵,讓村干部干好有希望。我市把農村干部作為黨政干部成長鏈的第一節鏈條來管理、培養、歷練,實現村級干部“干好有希望”,切實增強村級干部崗位吸引力。優先推薦優秀村級干部參加全省、寧德市定向公務員考錄,定期開展專門面向村級干部招考公務員或事業干部工作,拿出一定名額面向村級干部公開選拔鄉鎮副科干部,激發村級干部的干事創業熱情。三年來,全市共安排160多名離任村主干到鄉鎮下屬企事業單位工作,連續開展三次面向村級干部設置專門名額招錄鄉鎮公務員?,F任村級主干中,擔任本市級及以上“兩代表一委員”共95人,占村級主干總人數的21.6%。
落實養老保險,讓村干部退后有所養。建立并實行“三項關懷制度”,從根本上破解村干部“老有所養”的難題。我市根據村級主干任職年限長短,采取市、鄉、村、個人按不同比例分擔的辦法,為全市496名在職村級主干辦理基本養老保險。對離職或免職的村級主干,依據累計任職滿兩屆以上的標準,給予每月80-100元不等的續保補助。實行離任村級主干定期補助制度。在鄉鎮和村集體原有定補的基礎上,對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且累計任職3年以上的正常離任村級主干,根據任職年限和貢獻,由市財政給予每月50-100元不等的生活補助;對擔任一屆以內的正常離任村級主干,采取“退休金+慰問金”兩金結合辦法,給予發放一次性補貼。并成立50萬元村級干部困難救助專項基金,去年共對78名家中出現突發性災禍、患重大疾病或家庭特別困難的在職和離任村級干部給予生活補助。
機制一變天地寬。我市堅持從政治上、經濟上、生活上建立激勵和保障機制,主動為村干部找出路、謀后路,不僅解除了村干部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工作能安心,而且極大地調動了村干部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讓他們干事有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