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郭聰)6月19日,我市召開山地農業開發現場會,貫徹落實5月29日召開的寧德市現場會精神,探索研究我市加快山地農業開發,促進全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優選之路,并部署下階段全市山地農業發展工作。市領導陳其春、程樹平、連建群、陳輝、吳祖霖參加現場會。
與會人員通過現場觀摩的形式,實地參觀了白琳鎮翠園黃金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玉湖金銀花專業合作社和店下鎮千畝高優農業示范園的發展情況。隨后,與會人員在太姥山鎮召開現場會。會議指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積極探索山地現代農業開發之路,不斷加強山地農業開發工作,依靠特色產業富民,積極探索“一業為主、多品共存、多種經營、循環利用”的發展模式,已初步形成貫嶺、管陽、疊石、磻溪等山區、半山區以發展茶葉、檳榔芋、黃梔子等為主的特色農業產業區。2012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1.92億元,比增5.31%,其中農業產值18.01億元,比增4.6%;牧業產值1.99億元,比增6.5%。農民人均純收入9318元,比增13.8%。
市委書記陳其春指出,目前,我市農業發展總體水平仍不高,尚處于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過渡階段,特別是農業基礎比較薄弱,“靠天吃飯”狀況還沒有根本扭轉。實施山地農業開發,必然涉及水、電、路設施建設,涉及田、山、林綜合治理,涉及種養加、產供銷一體化開發,對于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進新農村和美麗鄉村建設,都具有很好的示范帶動效應。
陳其春要求,一要認清形勢,拓展視野,凝聚共識。我市有著發展山地農業獨特的自然、氣候和資源條件,有傳統的農業優勢、產業基礎和增長潛力,全市各級各部門一定要立足新的起點,把握新的機遇,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順應形勢、發揮優勢,奮力推進我市山地農業綜合開發,為福鼎新時期的科學發展加快發展,乃至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二要明確方向,把握重點,扎實推進。我市目前已經具備一定的發展基礎和發展潛力。我市的山地農業開發工作重點,要緊緊圍繞夯實農業基礎、促進農民增收和加快農業現代化的目標要求,認真把握寧德市委書記廖小軍在5月29日周寧現場會上提出山地農業開發的“八大產業”,結合我市實際研究制定具體的推進措施,奮力加快全市山地農業開發進程。三要強化支撐,統籌協調,務求實效。發展山地農業,規劃要寬,規模要大,步伐要快,措施要硬,成效要好。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一定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切實從組織、機制、資金、人才等方面做好山地農業開發的各項保障工作,齊心協力、共同把我市的“三農”工作再推上一個新臺階。
會上,太姥山鎮、疊石鄉、白琳鎮、磻溪鎮、店下鎮分別作典型經驗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