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張海洲)桐山溪是穿城而過的福鼎“母親河”。近年來,我市把桐山溪的水利工程與休閑旅游有機結合,體現福鼎的文化和自然生態美,打造出一張閩浙邊界新興城市“水名片”,而正在桐山溪東岸建設的濱水景觀工程更是為這張“水名片”錦上添花。
據悉,為進一步完善城區的防洪系統,我市先后修建桐山溪西岸、東岸,三滿河道高水高排防洪堤左右岸,后膽溪防洪堤左右岸等堤防23公里,使城區防洪標準從過去5年一遇提高到現在20至30年一遇,防洪體系已出具規模。
在治水過程中,我市注重把水利工程與休閑旅游有機結合,以打造山、水、城相結合,地方傳統風貌與現代化濱海城市風貌相結合的濱海生態園城市為目標,對北起普后大橋、南至流美大橋、全場10公里的桐山溪兩岸的綠地資源進行整合規劃設計,將桐山溪兩岸打造成集休閑娛樂、文化品位、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綠化休閑景觀帶。
碧波清澈、與鳥同嬉、人水和諧。隨著市委、市政府的長期規劃建設,桐山溪為茶余飯后的市民提供了優良的健身、休閑、娛樂活動場所。成為我市標志性城市景觀之一,成為國內外游客看福鼎的“水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