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隨著168小時試運行試驗經福建省電力公司確認合格,寧德核電站一期工程1號機組主控室大屏幕顯示機組正以滿功率穩定運行,安全、經濟、清潔的核電源源不斷地輸往福建省電網,這標志著我國海峽西岸經濟區首臺核電機組正式建成投產。 林海云 雷順號 攝
福鼎新聞網訊(雷順號 林海云)4月18日,隨著168小時試運行試驗經福建省電力公司確認合格,寧德核電站一期工程1號機組主控室大屏幕顯示機組正以滿功率穩定運行,安全、經濟、清潔的核電源源不斷地輸往省電網,這標志著我國海峽西岸經濟區首臺核電機組正式建成投產。
據測算,該機組日發電量約2400萬度,可同時滿足240萬個家庭用電需求,隨著該機組并網發電,省清潔能源比例將從目前的42.56%提高到45.32%。一期工程四臺機組全部建成后,年上網電量相當于我省2012年全社會用電量的18%,大幅提高清潔能源在福建能源供給中的比例。
寧德核電站一期采用自主品牌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CPR1000建設,擁有4臺單機容量為108萬千瓦的核電機組。今天正式商運的1號機組于2008年2月18日澆筑第一罐混凝土,2012年12月28日首次并網成功,經過并網之后各功率平臺試驗和整治性小修,機組的各項性能指標達到設計標準。
寧德核電站一期1號機組在推進核電自主創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該機組是國內首個采用國產全范圍模擬機和主管道自動焊施工技術的核電站,工程建設中實施了首爐18個月換料、全數字化儀表控制系統(DCS)、半速機等16項重大技術改進,為持續改進形成符合三代安全標準的自主知識產權核電技術ACPR1000+技術奠定了良好基礎。日本福島核事故后,根據國家民用核設施安全大檢查的結論,寧德核電站一期在國內在建核電項目中率先完成了安全改進項實施工作,進一步提高了機組應對極端災害疊加的能力和安全水平。
據測算,寧德核電站一期全部建成后,年發電量約300億度,與同等規模的煤電站相比,相當于減少標煤消耗約98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40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23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15萬噸,相當于造林6.7萬公頃。如果這些煤炭用火車運輸,按照1節火車皮裝載50噸,一輛火車共50節車皮計算,一年365天不間斷運輸,每天要有11輛火車運煤才能保證供電。
寧德核電站一期的建設對于緩解東南沿海地區電力和能源運輸的壓力,優化能源結構和電網結構,實現減少碳排放目標,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和區域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建設青山綠水的“美麗福建”將發揮重要作用。
作為一家清潔能源集團,中廣核集團一直致力于零碳排放的清潔能源的生產與供應,致力于全社會的節能減排與清潔能源利用,為社會提供規?;?、高質效與可持續的清潔能源產品和服務。目前中廣核集團擁有在運核電裝機720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15臺、總裝機1775萬千瓦,核電安全運行業績世界領先,2012年整體業績進入全球行業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