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軍蒞鼎開展茶產業專題調研時強調
兩個輪子一起轉 兩種作用齊發揮 兩個優勢共應用實現由產茶大市向產茶強市的轉變
本報訊(韓承斌 彭登筍)4月9日,寧德市委書記廖小軍帶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到我市開展茶產業專題調研。他強調,政府與茶業企業要兩個輪子一起轉,兩種作用齊發揮,兩個優勢共應用,實現由產茶大市向產茶強市的轉變,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努力建成小康社會,為全面建設“六新大寧德”作出積極貢獻。寧德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林鴻,寧德市副市長陳輝、寧德市海峽茶業交流協會會長李步泉,我市領導陳其春、程樹平、陳興華、陳輝等參加調研。
廖小軍一行上山頭、進基地、到企業,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議,先后實地察看福建品品香茶業有限公司河山基地,福建天湖茶業有限公司太姥山基地,點頭茶花市場,福建天豐源茶產業有限公司白茶交易中心和福建譽達茶業有限公司,詳細了解企業基地建設、項目進展、茶葉銷售、品牌建設等情況。廖小軍說,閩東各縣市這幾年對茶業發展都做了很多工作,各地都有品牌企業,福鼎做得更加突出,福鼎白茶在全省知名度比較高,福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茶產業的發展,在推進茶產業發展力度大,宣傳、推銷、品牌創建、茶園基地建設、農殘控制、莊園建設均走在寧德市前列。
當晚,廖小軍在我市與各縣(市、區)、寧德市海峽茶業交流協會負責人及我市本地、外地茶業企業家代表座談,共同分析我市茶產業發展的優勢、意義與存在的問題、不足,研究探討進一步發展壯大茶業產業、努力實現由茶葉大市向茶葉強市轉變的措施與辦法。
廖小軍指出,寧德市產茶歷史悠久、茶葉種類繁多、面廣量大、品牌特色鮮明、產業發展初具規模,茶產業已經成為我市最具特色的重要產業,是農民增產增收的重要渠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特色產業、優勢產業、富民產業、朝陽產業、健康產業。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茶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推動寧德茶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廖小軍強調,要準確把握寧德茶產業現狀。寧德是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產茶大市,但品牌知名度不夠高、產業龍頭帶動作用不夠強,產量大、產值小、經濟效益不夠高,質量安全管理不夠嚴、專業市場不夠強、產業鏈條不夠長、產品結構不夠科學,隨著生產成本增加、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產業發展面臨新的困難與問題。
廖小軍指出,要注重把握好“四個”環節,全力推進茶產業加快發展。一要注重品質。在種植中提升品質、在加工中提升品質、在包裝中提升品質、在管理中提升品質,特別是要嚴控農藥和化肥施用,研發新的農殘降解技術,從源頭上把好茶葉品質關。同時要淘汰低品質品種,推廣高優新品種、新技術,加快品種結構調整優化。二要樹好品牌。要爭創品牌、宣傳品牌、保護品牌,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與知名度。三要壯大龍頭。加強規劃引導,走集團化發展路子,整合培育一批帶動能力強、市場開發前景好的龍頭企業,扶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做專,并積極推進產業分工,不斷延伸產業鏈。四要開拓市場。要打市場、擴市場、走市場、保市場、占市場,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加重視電商、物聯網的運用,讓市場“說話”。要提升規模。以規模樹品牌、以規模促產業、以規模打市場,不斷提高單位產量與品質,同時要按照自然條件要求,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各類農副產品,保護生態環境,并鼓勵企業走出去建基地、建園區、擴規模。
廖小軍強調,政府與企業要兩個輪子一起轉、兩種作用齊發揮、兩個優勢共應用。一是政府要發揮行政資源作用。要提升規劃、加強引導,因地制宜做好規劃,加大力度引導茶葉基地建設,穩定種植規模,提升茶葉品質;要技術服務、政策扶持,加強科技服務,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新農藥、及先進管理辦法與電子商務等新的營銷手段,支持企業建立研究中心、檢測中心,制定茶葉標準,并幫助企業編制項目,爭取上級扶持政策;要不斷加大投入,確保項目用地保障,并幫助企業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要宣傳與保護品牌,加大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力度,獎勵保護原產地標志、標識,支持企業參展、參賽,外出交流、交往,幫助企業解決用工培訓,并通過試點等方式推動“茶莊園”建設。二是企業要發揮主體作用。企業要重品質、打基礎,做到“綠色”、“健康”兼備,確保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要創品牌、擴影響,讓寧德茶葉品牌形象走向市場、深入人心;要做市場、增效益,更多應用物聯網、電子商務等方式,瞄準國際市場、開拓國內市場、擴大民間市場、建設流通市場,不斷提升經濟效益;要擴規模、重管理,擴大種植規模,加強企業管理,做到管理出效益、管理顯品牌、管理樹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