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蔡雪玲 林瑩瑩)“現在出門方便多了,門口就能搭乘公交車,客車也多,有空隨時都可以進城購物訪友,咱農村的生活一點不比城里人差!”每當談起“村村通”帶來的好處,家住前岐鎮彩岙村的蔡雪清就樂得合不攏嘴。
近年來,我市把“民生交通”建設作為便民利民的基礎工程,積極建設城鄉公路網絡,開通農村公交,努力讓群眾享受優質服務。
公路順暢話幸福
“百勝隧道通了之后,從福鼎到前岐不到20分鐘,等薛家山隧道通了之后我估計10分鐘就到了,經常能和父母團聚,太幸福了。”在前岐鎮福鼎二中當教師的王晶晶家住市區,她每天都乘坐城鄉公交車往返于學校與家之間。據她介紹,二中許多教師的家都在市區,也都選擇這樣的方式往返家與學校。
公路出行是與百姓最親近的交通出行方式。2012年,我市完成普通公路年度投資1.76億元,完成農村公路安保工程245公里,104國道金釵溪隧道照明工程和3座危橋改造。農村客運班線新增9條達106條,農村客運車輛新增65輛達312輛,通客車建制村234個,其中定線班車184個,預約班車50個,通客車率達93.23%。全市公交車新增11輛達86輛,擁有出租車405輛,新建公交智能化??空?7個,占地37.5畝的公交綜合場站完成年度投資810萬元。
建管并舉重養護
寬闊的道路蜿蜒伸展,一馬平川;公路兩旁增設防護欄,減速帶、斑馬線標志明顯。這些成果的取得離不開公路養護和管理。
近年來,我市持續強化行業安全監管“一崗雙責”和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全力實施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落實凌晨2點至5點強制客車停車休息制度,在寧德市率先建成運輸安全服務系統監控站,電子監管網絡基本覆蓋轄區內河重點水域,加強對全市營運車船的實時監管。同時,按照“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原則,加強農村公路及安保設施日常管養和維修,確保登記路線養護率達100%,縣道群養經常性養護率達100%。去年,全市實施公路綠色通道30公里,專養公路管養居寧德市第一,農村公路管養外業評比寧德市第一。
嚴把工程安全關
“地質變化大,二級圍巖變成五級圍巖。”硤門隧道工程在掘進500米處時一個難題擺在了施工人員和施工管理人員的面前。二級圍巖,隧道巖石完整性較好,爆破施工較容易,相對的隧道掘進的速度快。而五級圍巖則是地質松散,含水量大,施工難度大。
情況出現后,市交通運輸局聘請了省隧道工程師到現場進行多次會診,準備了多套方案,對比優化,確保工程保質保量按期推進。
百年大計,質量為本,為了保證公路建設的質量,我市按標準施工模式,強化管理,規范程序,制定了工程建設管理辦法,與施工單位簽訂安全責任、廉政合同、標準化施工協議,實行班子成員包項目、抓工程和工作人員分工駐守工地責任制,做到“實施與監督并行”。
據了解,今年我市將繼續實施農村“村村通客車”工程,全市擬新增農村客車53輛,實現村村通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