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維泉 文/圖
來自各地的畬民登臺對唱畬歌
身著盛裝的畬民在油菜花地里引吭高歌
獨特的畬家婚俗引來眾多游客圍觀
畬家提線木偶戲表演形式獨特
社戲演出為會親節助興
畬家織錦帶世代相傳
二月畬鄉熱鬧非凡
3月13日,農歷二月初二,佳陽畬族鄉雙華村彩旗招展,熱鬧非凡,來自閩浙邊界各縣(市)的畬族群眾穿著色彩鮮艷的民族服裝歡聚在一起,盤起古老的畬歌,跳起歡快的舞蹈,與來自四面八方的賓客們共同慶祝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二月二”畬族會親節。
雙華畬族“二月二”會親節形成于明末清初,融對歌、會親、祭祀活動于一體,是雙華畬族群眾祭奉先祖,祈佑平安的重要節日。作為一種民族特色鮮明的民俗活動,雙華村“二月二”畬族歌會在閩浙邊界地區名聞遐邇,每年都有數千人參與,被列入第一批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正積極申報國家級“非遺”項目。節日期間,家家戶戶大擺宴席,開門納客,邀請親朋好友前來相會、看戲、祈福、對歌,從農歷二月初一開始,周邊的畬漢村民及遠方的客人便會不約而同地聚集雙華村,參與節慶活動。
畬族歌會是會親節活動的重頭戲。盤歌是畬族民俗文化的精華。畬族同胞以歌會親、以歌代言、以歌傳情,表達對親朋好友的熱忱,抒發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自由是畬歌的顯著特征,隨時隨地取材、即興創作,隨時隨地放歌,山路旁、田埂頭、庭院里、竹林下、溪澗邊,處處可見穿著民族服裝的男女三五成群自由對歌,縱情高唱。女聲清越,男聲雄渾,此起彼伏,彌漫山野,和著初春的暖風,匯成了歡樂的海洋。
近幾年來,雙華畬村以“二月二”入列省級“非遺”為契機,挖掘民俗文化資源,創新、豐富節慶活動內容。本屆會親節上,風情獨特的畬家婚俗表演和文娛節目展演、社戲演出、畬家木偶戲表演以及織彩帶、打年糕等畬家特有的傳統節目展示,為會親節增添了更為濃郁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