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消息 (蔡雪玲) 2月5日,福鼎桐山溪東岸濱水景觀改造工程建設現場,山影如畫,花田交錯,魚池蜿蜒,主體工程已現雛形。據了解,該工程總投資5200萬元,根據規劃設計方案分為文化主題區、健身休閑區和生態綠洲區三個功能區,與西岸鼎文化公園遙相呼應。兩岸景觀帶集旅游、文化、娛樂、休閑等功能為一體,成為福鼎市民日常游憩活動、游覽觀光的一個高質量的戶外活動空間。
該市主動對接、積極融入“六新大寧德”建設,制定出臺《深入貫徹落實“六新大寧德”建設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施意見》,要求全市上下要大力弘揚“團結拼搏、鼎力爭先”的福鼎精神,圍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更加注重優化產業結構,更加注重統籌城鄉建設,更加注重改善發展環境,更加注重保障民生福祉,加快建設特色突出、工貿發達、生態宜居、文明和諧的海西東北翼濱海旅游工業城市。
該市把優化產業結構作為推動工業經濟轉型發展的戰略之舉,堅持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圍繞技術創新、工藝革新、質量提升、品牌打造,持續壯大食品加工、汽摩配件、石板建材、合成革、醫藥化工、泵閥特鋼等六大支柱產業,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和鏈條延伸;積極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光學儀器、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海洋產業等領域高新技術與產業鏈,著力構建高效節能、低耗環保的新型工業化發展格局,形成多個百億產業集群。同時,以宜居、幸福為目標, 統籌城鄉建設發展。圍繞實施“東擴南移面海”城市發展戰略,全面推進城市“三加三”工程建設,以組團開發模式,加快海灣、鐵鏘、百勝等新區建設和桐北、桐南、前店等片區改造,完善城市路網體系,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堅持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并重,實施一批重大市政配套設施和景觀亮化、綠化美化工程,落實市容市貌監管責任,健全打擊“兩違”長效機制,提升中心城區綜合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打造閩浙邊界生態宜居城市。著力在城鄉土地利用、空間規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勞動就業、社會管理等“七個統籌”上取得新突破,培育一批工業重鎮、旅游名鎮、商貿大鎮、生態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