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有無數個平凡英雄挺身而出,在前岐鎮也涌現出了許多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前岐鎮疫情防控志愿勸導宣傳組李玉嬋便是其中一個,她在戰“疫”一線展現了她最美的身影。
據悉,李玉嬋的愛人是一名現役軍人,在寧德武警服役,也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至今未回過家。疫情發生以來,李玉嬋第一時間響應號召,主動放棄了春節假期,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積極主動作為,勇于承擔任務,敢于沖鋒在前,連續作戰至今,沒有一句怨言,也沒有推卸過一次。“我是一名本地黨員干部,也是一名軍嫂,守護家鄉人民群眾健康安全,我責無旁貸,防疫工作我必須在一線,請先安排我。”李玉嬋的言語樸實無華,但卻真誠感人。
在防疫的日子里,作為鎮團委書記,她共同牽頭組建了福鼎市鄉鎮首支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務隊,組織志愿者入戶到福東、岐陽社區,上門了解居家觀察對象近期生活狀況,幫忙代為采買各類生活物資。
得知前岐鎮各交通卡口檢測體溫的額溫槍緊缺時,她第一時間發動團支部工作群和朋友圈,走遍前岐的診所、藥店和母嬰店,借(買)到了4把額溫槍交到了卡點一線執勤人員手中。在走街串巷宣傳中了解到轄區銀行缺額溫槍又沒地方買時,她又向親戚臨時借了一支給銀行應急。同時,她廣泛發動青年志愿者加入疫情防控宣傳工作,每天早出晚歸,深入轄區大街小巷向群眾宣傳防疫知識,提醒廣大群眾盡量少出門,出門必須佩戴口罩、勤洗手……
得知要錄制防疫宣傳廣播,她主動請纓,發揮漢語文學專業畢業和前岐本地人的優勢,參與錄制了防疫宣傳普通話廣播錄音和前岐方言(閩南語)錄音,在前岐鎮的大街小巷上每天都能聽到她親切的聲音。
作為前岐鎮“話務小分隊”的一員,她積極參與疫情防控信息電話排查工作,通過電話排查核實入鼎人員信息,并對湖北(武漢)、浙江(溫州)及其他省份入鼎人員信息進行補充采集、登記建檔,同時用前岐本地方言親切地將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和居家觀察管理要求告知對方。她深知防控疫情爭分奪秒、責任重大,和隊員們經常主動犧牲午休時間,力爭第一時間將市指揮部大數據提供信息摸排完成并及時反饋。
前岐宗教場所繁多,類別齊全,每年春節期間,都會有大量信眾聚集,正月初一更有信眾到寺廟吃齋飯這一習俗。作為統戰干事,正月初一開始就會同鎮黨委統戰委員,挨家挨個走訪轄區宗教場所,張貼疫情防控公告,勸導場所負責人暫時取消宗教和民俗活動,耐心細致地勸離聚集信眾。同時,能積極服從安排,參與福鼎前岐省際公安檢查站(西宅點)執勤,守好每一班崗,守護轄區群眾健康安全。
前岐鎮有19個村、2個社區,常住人口6萬多人,而福東社區就有2萬余人,承擔了全鎮近三分之一的防疫任務。作為社區網絡員,她積極協助福東兩委成員,挨家挨戶走訪宣傳疫情防控信息,做好武漢、溫州等重點地區返回人員的摸底排查和監測工作。得知福東社區浙江入閩隔離對象的胰島素等藥物即將用盡時,她便前往福鼎市醫院和山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幫忙代買藥物并送至對象手中。
一個多月來,廣播錄制點、執勤點、宗教場所、大街小巷等處都能聽到她的聲音,看到她戰“疫”的身影。“在國家危難之際,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我們多做一點、做細做實一點,群眾就能少一分危險,多一分平安。”李玉嬋如是說。
而作為一名軍嫂,一個有兩個幼兒的母親,她卻“無心”照管家庭,只能暫時“請假”。在防疫的關鍵時刻,新時代的軍嫂、戰“疫”一線的她勇于擔當,舍小家為大家,和基層廣大“疫線”平凡英雄“戰”在一起。在家庭中,她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但在防疫戰場上她是“鏗鏘玫瑰”,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先鋒力量!
越是關鍵時刻,越是彰顯黨員擔當作為。她用智慧和勇氣詮釋著初心與使命,用誓言與行動感染著身邊的人,成為防疫一線最感人的風景、群眾最堅強的依靠,譜寫了一曲“逆行”贊歌!她就是戰“疫”一線的最美軍嫂——李玉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