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霞浦縣海洋與漁業局提供。)
東南網寧德11月22日訊(本網記者 邱麗娟)連日來,霞浦6.2萬畝紫菜進入了收獲高峰期,預計全縣紫菜總產量將達1萬噸,創產值3.5億元以上。
作為中國紫菜之鄉,霞浦縣是我國南方最早養殖紫菜的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霞浦紫菜無論從形態、色澤、營養、口感等方面都頗受好評。今年5月份,霞浦紫菜曾上《舌尖上的中國》,這是福建唯一出鏡的美食。
據了解,今年霞浦縣培育紫菜苗種10萬畝,養殖面積達6.2萬畝,從10月上旬開始縣內紫菜養殖戶陸續采收第一水紫菜,目前全縣第二水紫菜采收已全部采收結束,一、二水紫菜市場平均收購價4元/公斤左右,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近10%。預計今年全縣紫菜總產量將達1萬噸,創產值3.5億元以上。
紫菜養殖業在當地已形成較為成熟的產業鏈,并帶動了縣內交通運輸業、急需物資、飲食業的發展。全縣涉及紫菜產業的人數達6000多人,為鄉沿海漁民、輔助勞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和致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