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藝術人生路,贏得妻兒幸福來
張帙棟給記者講述了他堪稱苦難的人生經歷。
張帙棟出生于1958年,是寧德市蕉城區七都鎮六都村人。1976至1978年間,他在寧德七中擔任代課教師,上世紀八十年代,恢復中高考制度后,他考入寧德師范學校,畢業后分配到寧德七中擔任語文教師。
然而,一場突發疾病卻在不經意間奪走了他的行走能力。據張帙棟回憶,1982年,當時才24歲的張帙棟在帶領學生勞動時,由于受冷水刺激,引發“急性脊髓炎”,從而導致下肢癱瘓。
對于風華正茂的張帙棟來說,這無異于天要塌下來。“剛開始時,四處求醫,始終有一個希望能夠康復。”張帙棟說。
“說來還是要感謝政府,感謝黨。”張帙棟說,他的病情最后被認定為因公致殘。上級部門在了解了他的情況后,給予了很大的關心和照顧,讓他得以繼續在學校從事一些后勤文印工作,直至1993年辦理病退。
失去行走能力的日子是相當苦悶和無奈的。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張帙棟什么都不能做。“整天都要坐在輪椅上,去哪里都不方便。不要說上廁所洗衣做飯這些,就連一本書掉在了腳底下,要自己撿起來都要折騰出一身大汗。”
在閑余苦悶中,他想到了用練習書法排解苦悶。“剛開始時,是帶著消遣的心態練習書法。練到一定時候,就在村中開了一家題聯代筆店。”張帙棟說,這是他最早的書法緣。開代筆店不單使自己得以謀生,增加微薄收入,還給周邊百姓帶來方便,逢年過節時也為當地村民帶來許多吉慶喜氣。這段時期,他積極推廣農村春聯文化,也給他提供了研習書法藝術的好機會。幾年后,他創辦了寧德市一枝春詩書畫社,潛心從事詩詞書法研習和創作,他的書法在四里八方的知名度漸高,許多人向他求字,認為家中貼上他的書法對聯,一年之中都能平安和順。“那時的對聯一副才五角錢,而過年時,許多人來買,年前一天也可以賣出三四百副。”
謀生之余,張帙棟也發現了書法的樂趣。他發現,只要自己研習書法,心就能靜下來,許多煩惱都忘到腦后。他經常因練習書法而廢寢忘食,一練就是大半天,夏日里,汗濕坐椅,皮膚潰爛,卻依然每天堅持著。“那時條件很差,連字帖都沒有,許多字帖都是靠自己描摹過來的。”他靠著堅強的毅力和執著的精神,從描摹柳公權的楷書開始,到后來將顏真卿、王寵等名家字帖摹遍,尤其在楷書上面,他下足了功夫,也為以后到達更高的書法藝術境界打下了扎實的功底。
也是在書法藝術之路上,他收獲了愛情的果實。盡管身體殘疾,無法行走,但張帙棟依然有一顆藝術之心,還有對人生幸福的熱切之心。當張帙棟書法有成時,遠在甘肅的一位高中畢業女生在看到他的事跡后,被他的堅強和執著深深感動。她千里飛鴻,對他表達了欽慕之情,并表示要照顧他一輩子。如今,他們的兩個孩子已經長大。
書法藝術登巔峰,人生靜處思尋常
“十年一劍終磨成,書法藝術登巔峰”經過三十余年的勤學苦練,近年來,張帙棟的書法作品達到了他個人藝術造詣的巔峰狀態,并相繼創作出大量精品,這些作品以其深厚的書法積淀,表現出極高的藝術水平和獨特風格。多幅作品在重要展覽和比賽中獲得極高贊譽。
在張帙棟家中,記者看到墻上貼著他多年來獲得的獎項和榮譽。張帙棟還被評聘為中國藝術學院教授、國家高級書法師、中國藝術學會常委、北京人民畫院終身院士、宋莊國際書畫院名譽會長、中國書畫學會名譽會長、中華詩詞發展研究會終身名譽會長等。這些獎杯和證書是他多年藝海勤耕的見證和勉勵。
記者了解到,北京人民畫院、中國文藝協會等單位還聯合授予他“中國文藝復興貢獻人物”、“全國文藝百家”等榮譽稱號。中國詩書畫出版社在即將出版的《中國當代藝神》《中國當代藝圣》等系列叢書中,將他與“當代最負盛名的詩書畫藝術巨匠”黃永玉、劉大為、沈鵬、范增等收錄其中。書中介紹了收錄依據:其詩書作品曾獲首屆中國名家世博藝術杰出成就獎,首屆中國文藝金爵獎——書畫最佳獎,首屆中國文藝金鷹獎——名家成就獎,首屆國學獎——創作成果類金獎,翰墨中國金獎,中國書畫名家金馬獎,中國書畫書圣獎——金獎,中華詩詞創作終身成就金鐘獎——金獎,五四文藝獎,并在“中華杯”,“龍騰杯”“金牛杯”等多次國家級詩書大賽中榮獲等級獎。
《中國藝術》、《中華文藝經典》等評價其書法用墨、筆法、章法可謂功底扎實,心平氣和,隨意揮灑,興到筆隨,盡情盡興。近觀有儒雅自然、飄逸靈動的視角魅力,遠觀則遒勁、樸實、厚重、灑脫;作品整體風貌有生動飄逸而又舒展的效果,結體穩健、端莊,筆墨流暢自然,能較好地展現作品的用筆結構特色,筆劃的屈伸、輕重、曲直等變化和諧得當,表現出作者的審美情趣和豐富的表達手法。
其實,現在的張帙棟身體并不是很好,由于長期坐輪椅,缺乏活動,他還有患“三高”、腦干梗塞、高度近視散光等癥狀;一邊下肢皮膚產生嚴重淤血,為了防止惡化壞死,他每天要用藥水進行擦拭。然而,他并沒有被這些苦難壓倒。坐在輪椅上的張帙棟以其身殘志堅的品質和堅強毅力,在“識”與“學”兩方面下功夫,從而在書法藝術領域取得極高造詣,書寫了一個獨特的藝術人生。
面對榮譽張帙棟顯得很平靜,并沒有為名利而迷惑。為了家庭和書法,他數易其居,目前還租住在城關的套房中,但他還是以一個藝術工作者的風范為人處事。言談間,經歷了不尋常人生的張帙棟似乎有著很深的感悟,同時,也表現出了一份難得的淡然和雅靜,他說,對于現在擁有的一切,他已相當知足,但在書法藝術路上,他將繼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