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為拳擊隊員示范動作。
寧德網消息(閩東日報記者 鄭舒 文/圖)在屏南,有這么一個拳擊訓練館,地方不大,卻擁有一班努力拼搏的青少年;教練不多,卻武名遠播,劍指第十六屆省運會拳擊項目。這里,是備戰省運會拳擊項目的訓練基地。在這里訓練的寧德市拳擊隊,已在2016年、2017年獲得了兩個團體冠軍,為今年即將舉行的省運會帶入2枚金牌。
“對,出拳再快一些!”“你,注意腳步的走位!”“像這樣,嗒嗒,嗒嗒嗒……”日前,記者走進屏南縣文體中心拳擊館,只見二十多名青少年正在揮汗如雨地練習,教練薛樂則穿插其中指導。他雙手叉腰,時不時指點隊員們的動作,眼神嚴厲又不失慈祥。幾組動作下來,小運動員們的訓練服早已濕透,額頭上豆大的汗水順著臉頰流淌下來,滴落在地板上。
“我們的目標肯定是要爭取拿金牌,但訓練真的很艱辛。”薛樂告訴記者,隊員們除了周末訓練外,他們每天早上6點就要開始訓練,一直練到7點半去上學。下午5點放學后,再練兩個小時才能回家。這26名運動員,將備戰第十六屆省運會拳擊項目的所有級別比賽。薛樂半開玩笑地說,為了讓隊員發揮出最好水平,他往往對男隊員進行魔鬼化訓練,對女隊員進行男子化訓練。
說起拳擊,你一定會覺得,這是屬于男人的運動,女生則更適合游泳、健身操。然而,在寧德市拳擊隊,女隊員們卻“拳”釋著不一樣的美麗。當身材看似嬌小的她們戴上拳套,揮拳一擊的時候,目光中透露出的那股自信與氣勢,足以讓她們派頭十足。
不過,你可別以為練拳擊的女隊員生活中一定是個女漢子。摘下護具,她們都是一副鄰家女孩模樣。張齡就是一個有著秀氣五官、靦腆笑容的女孩。她今年18歲,將備戰省運會54公斤級別的比賽。初見張齡,你無法把眼前這個女孩與拳擊這項對抗性很強的運動聯系在一起。說起走上拳擊的經歷,張齡用“頗為意外”來形容。她告訴記者,當年教練去學校招生,她抱著玩一玩、順便用拳擊防身的心態就報名了。訓練中,她臉上時常掛彩,也有忍受不了的時候,但是教練薛樂的鼓勵讓她一直堅持了下來。
薛樂,稱得上是一個神奇的教練。作為一個沒有編制的業余教練,他至今仍是屏南縣供電公司職工,但他對寧德市拳擊隊的貢獻卻很大。寧德市拳擊隊是一支市隊縣辦的隊伍,從第十二屆至第十五屆省運會中共獲得了七枚省運會金牌,隊員們在全運會、亞運會、奧運會等大型比賽中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績。從這里,更是走出了像張家瑋這樣的全國冠軍。
“過去在屏南,拳擊可是個冷門的體育項目。”薛樂說。他以前練過散打,同時也是一個十足的拳擊迷。1999年8月,寧德市拳擊隊在屏南縣正式成立。然而,成立之初,沒場館,沒拳臺,沒手套,這些都是薛樂不得不面對的。懷揣著對拳擊運動的熱愛與激情,薛樂自己掏腰包花了6000元錢,從武館買回了一個二手的簡易拳臺,租了一間當地的教室,便開始了他的拳擊教練生涯。那一年,他帶領幾名散打運動員去羅源縣參加拳擊比賽,結果慘敗而歸。從那時起,他就決心要帶領隊員干出一番成績來。
“現在,拳擊館的條件已經比當年好很多了。有了這樣的條件,運動員應該更用功。”薛樂認為,教練是亦師亦友,也是家人。盡管訓練時很嚴厲,但他和隊員們的關系卻一直很融洽。平時訓練累了,他經常會給隊員們講他們的師兄張家瑋的故事,以此作為激勵,希望隊員們從中得到動力。
“在屏南,拳擊有著光榮的傳統,希望將其繼續發揚和傳承下去,讓屏南拳擊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薛樂說,他相信有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有隊員們對拳擊的熱愛和執著,寧德市拳擊隊一定會在第十六屆省運會上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