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網消息(記者 吳寧寧) 今年1月以來我國已多省出現H7N9病例,引起大眾廣泛關注。3月6日,市衛計委發布消息提醒,今年寧德市共出現3例H7N9病例,前2例目前已治愈出院,另1例正在福建省立醫院進行積極治療。在日常預防上, 市民應盡量避免接觸活禽,更不要接觸病死禽。
3月3日,蕉城區發現1例人感染H7N9確診病例。根據蕉城區政府發出的通告,目前,被確診的患者正在福建省立醫院積極治療中,相關密切接觸者尚未發現異常。病例發現后,市、區兩級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3月5日起至3月20日在全區范圍內全面暫停各類活禽交易,并公布舉報監督方式,任何組織和個人發現違反規定繼續經營的商戶和非法活禽交易行為,可以撥打相關舉報電話:0593-2960013。
據了解,H7N9病例是由H7N9病毒引起的,潛伏期一般多為7天以內,也可長達10天。肺炎為主要臨床表現,患者常出現發熱、咳嗽、咳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腹瀉或嘔吐等癥狀。H7N9病例國家已確定作為乙類傳染病管理。導致人感染H7N9病毒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是直接或間接暴露于受感染活禽或帶毒禽類污染的環境。目前,我國確診的H7N9病例,絕大多數發病前有活禽的暴露或接觸史,且以暴露于有活禽售賣的農貿市場的比例居多。尚沒有證據顯示H7N9病毒能夠通過妥善處理的禽類或禽蛋類傳播給人類。此外,吃煮熟的食物也不會感染H7N9病毒。也尚無證據表明H7N9病毒能持續地“人傳人”。如果出現發熱及呼吸道癥狀,應盡快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診治。
冬春季是H7N9流行季節,專家建議,應盡量避免接觸活禽,更不要接觸病死禽。避免與活的雞、鴨等禽類不必要的接觸,尤其是與病、死禽的接觸。不去活禽市場或者流動攤點購買活禽食用或者回家中飼養,在禁止活禽交易的地區,發現有流動攤販銷售活禽,應及時舉報。
同時,應選擇購買冷鮮、冰鮮禽類產品。禽感染H7N9病毒后,一般來說并不表現為發病或死亡。因此,表面看上去健康的禽,并不代表就是安全的,接觸活禽或暴露于有活禽的環境,特別是在有疫情的地區購買活禽,將大大增加感染H7N9病毒的風險。應努力改變購買和消費活禽的習慣,選擇正規的超市或農貿市場,購買經正規部門檢疫確認是安全的冷鮮、冰鮮禽類,可以極大降低H7N9病毒的感染風險。應注意生熟分開,燒熟煮透。做飯做菜時,一定要做到生熟分開。雞、鴨等禽肉及其肉制品以及禽蛋等一定要燒熟煮透后再吃。
接觸活禽要做好個人防護。從事禽類養殖、運輸、銷售、宰殺等行業人員在接觸禽類時,要做好個人防護(戴手套、戴口罩、穿工作服),接觸后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鼓勵發展規?;?、規范化畜禽養殖,加強生物安全防護措施,嚴格管理,減少H7N9等病毒侵襲機會。農村家禽家畜飼養一定要與居住生活環境相對隔離,避免不同禽畜混養,也不要將外來禽與家養禽混養。發現病死禽要及時報告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以妥善處理。
還需注意的是及時就醫。如果出現發熱、頭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適等癥狀時,應佩戴口罩,盡快到醫院就診,并主動告訴醫生自己發病前是否接觸過禽類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是否到過活禽市場等情況,以便醫生及時、準確做出診斷和給予針對性的治療。
此外,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遮掩口鼻,不喝生水。居住、生活環境要注意適度通風換氣。注意飲食和營養,保證充足睡眠,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