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網消息(記者 林珺/文)金秋時節,東僑西陂公園項目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們正在進行綠化帶和配套休閑設施的收尾工程;而位于西陂湖畔的東僑實驗小學內書聲瑯瑯,今年9月迎來第二個學年的校園,即將啟動二期建設;緊鄰東僑實驗小學的幸福佳園小區里,又搬進了不少來自外省的企業員工家屬……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東僑區圍繞“產城融合”的發展理念,不斷優化北部產業新區發展環境,交通、教育、醫療、商業等公共基礎設施配套的一一完善,使得人口不斷聚集,一座“樂業”更“宜居”的錦繡新城正在崛起。
基礎設施先行
北部新區活力釋放
“公園從5月20日進場施工,目前已經完成停車場和廣場面層鋪貼、步道碎石墊層、石籠擋墻、80%喬木種植等工序,不久就能完工開放。”西陂公園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
這個位于寧德新能源公司旁的公園,總面積約1.27平方公里,以生態濕地景觀為特色,規劃建設“一環五區”,即環湖自行車道、康體體驗區、運動休閑區、市民活動區、漁文化區、海上養生區,將成為展現歷史人文,融合科技、休閑為一體的市級綜合性公園。
“我在園區工作生活了5年,一直覺得這里少一個休閑健身的公園?,F在好了,廠區邊上建起了公園,傍晚可以帶家人出來走走。”寧德新能源公司一位員工高興地說。
與此同時,今年7月底開工的疏港路拓寬改造工程,也正在全面建設中。其中東僑段Ⅱ標段從福寧路口到19號路口,全線長1.43公里,預計明年2月完工后,疏港路將從原來的雙向四車道拓寬為雙向六車道,不僅能有效緩解目前北部產業新區上下班高峰期間的交通擁堵情況,也將提升北部新區的整體承載能力。
除了加快北部新區的交通、休閑娛樂、超市、酒店等工程建設,東僑還重點實施幸福佳園保障性住房、東僑實驗小學、網球中心等項目,其中幸福佳園保障房在完成一、二、三期建設后,又將啟動四期4棟樓及一座幼兒園建設,讓企業員工在廠區門口就能享受便利的生活性服務。
產城融合發展
“樂業”更要“宜居”
以城市的理念建設經營北部產業新區。經過連續的開發建設,產業新區基礎設施已日漸完善。但基礎設施再高端,如果沒有人氣也只是一座“空城”。
“產城融合”才能城興市旺。東僑按照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融”的發展思路,加大招商引資,推動產業發展。今年來,圍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進龍頭企業和配套企業,縱向延展產業鏈,橫向聚集產業群,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今年已簽約項目14個,其中6個項目已動工建設,3個項目登記注冊。
以產興城、依城促產、產城互動、產城一體,東僑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產城融合發展之路,讓北部新區變得既“樂業”,更“宜居”。
“兒子、媳婦都在新能源工作,去年媳婦生了小孫子,我就從老家過來幫他們帶一帶。”來自廣西桂林的呂阿姨樂呵呵地說。她說,搬到幸福佳園后住得比較習慣,白天小區里都是員工的家屬,大爺們在下棋、鍛煉,大媽們領著孫子、孫女聚在一起聊天,其樂融融。
隨著產業和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東僑的人口集聚效應正逐步突顯。據統計,目前園區已落戶生產性企業79家,投產48家,現有產業人口5萬人,預計到2020年,產業工人將達到10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