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車輛經過限高門。
8月21日閩東日報刊發了《省市專家為大橋“會診”》一文,引起了群眾的熱切關注。26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賽岐大橋,只見小型車輛已可通行。市公路局工程科科長吳國俱表示,大橋修復方案在28日左右將審核完畢。
當日上午,在該大橋橋頭記者看到,原先福安公路分局設置的紅色警示牌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兩個2.3米的限高門,許多途經該橋的小型車輛都要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駛過。而大橋被撞處,路政部門已經布置了大約有8米長的欄桿警示帶。由于欄桿警示帶占據了半個車道,盡管通行較為擁堵,但往來車輛仍是秩序井然。
福安市公路分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大橋的修復工作正在準備中,為了保障大橋的安全,福安市公路局增派人員,實行24小時輪班制度,一天兩組每組兩名人員,一組從早上8時到20時,另一組從20時到次日的8時,主要工作是觀察江面情況,以及與交警部門配合維持橋上的交通秩序。
據市公路局局長江振團介紹,目前,賽岐大橋的修復方案,省交通廳科研所專家們正在進行審核,一旦方案確定在30個工作日內賽岐大橋的修復工作就能完成,屆時大橋就能恢復正常通車。(閩東日報記者 徐磊 彭汐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