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網消息(張川閩 余麗英 楊秀美) “新型菇棚既牢固,保溫、保濕,又防蟲、防火、防風……茶樹菇搬進去后,能減少95%的農藥使用,實現‘低農藥、低成本、高品質’!”3月8日,屏南縣長橋鎮市場監督管理所負責人吳善籍指著半圳村標準化菇棚高興地說。
半圳村茶樹菇合作社負責人何韻輝介紹,2015年全鎮茶樹菇存量2億多袋,產值超過4億元,成為主要支柱產業。雖已初具規模,但長期處在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生產管理和技術水平偏低。以前的茶樹菇棚多以竹木為骨架,再覆蓋厚厚的芒箕與篷布,難以抵御臺風,火災不說,在梅雨季節,篷布包得嚴嚴實實的菇棚里空氣難流通,過高的溫度與濕度往往導致病蟲害滋生、爛菇……令人憂心仲仲。
吳善籍說,建立標準化基地、規?;洜I,是促進長橋鎮茶樹菇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必經之路??h市場監督管理、農業、食用菌等部門充分發揮行政指導職能,引進省農科院等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從設施到生產、管理、加工等環節,為長橋鎮茶樹菇專業合作社提供全方位支持,使茶樹菇生產加工更綠色環保,易于保存。扶持合作社增強品牌自律意識,注冊茶樹菇“新圳”商標,創建自主品牌,開拓市場,提升產業競爭力。
何韻輝說,2015年,當地政府引導菇農改良菇棚,縣農信社給予300萬元優惠利率貸款,扶持村合作社興建新型菇棚租給菇農使用。以往菇農做一個菇棚需要花費18000元,只能使用三到五年時間。而現在,只要花3000元租金就可以向合作社租用一年的菇棚。新菇棚里五層都可種菇,每個菇房3.2萬袋,土地利用率達400%以上,農戶年均增收近萬元。
目前,半圳茶樹菇專業合作社投資1200多萬元承建的500畝核心示范基地進展順利,引進韓國自動化菌包生產線,并建成現代化生產設施。產業化、集約化、規?;?、品質化生態型茶樹菇產業正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