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8月21下午,市委書記廖小軍輕車簡從來到被稱為“中國扶貧第一村”的福鼎市赤溪村調研。
寧德網消息 (閩東日報記者 吳建明) 8月21下午,市委書記廖小軍輕車簡從來到被稱為“中國扶貧第一村”的福鼎市赤溪村調研,與基層干部群眾一起探討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大扶貧開發工作力度的新形勢下,如何立足自身條件優勢,用好政策機遇,進一步加快赤溪村發展。副市長陳輝參加了調研。
福鼎市磻溪鎮赤溪村位于太姥山境內,藏于大山深處,生產生活條件曾經都極為惡劣。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赤溪村兩委第一時間響應中央關于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決策,啟動了下山溪重點扶貧工作,實施整村搬遷造福工程。20多年來,在各級的關心支持下,赤溪村經濟社會得到了長足發展、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2011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265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6300元。去年赤溪村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省級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重點村。
“赤溪村能有這么大的變化,得益于黨的好政策,也是群眾艱苦創業的結果”,走在赤溪村寬闊筆直的村中心街上,看到赤溪村面貌一新,廖小軍非常高興。他說,赤溪村立足當地實際,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幫扶政策與山區的自然條件相結合,發展特色種植業、養殖業和旅游業,群眾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產生活條件和村容村貌得到改善。這說明政策效應得到了充分發揮,扶貧工作卓有成效。
“今天來是看看赤溪村目前的建設情況,聽聽大家對今后發展的想法,以及還有哪些亟需幫助做的事?”在與鎮村干部群眾座談中,廖小軍認真地聽取大家的意見建議,與大家共同探討今后加快發展的路子。“有了很好的規劃之后,要把握時機、找準突破口來加快發展”,廖小軍說,赤溪村首先一定要立足當地實際和條件,積極爭取國家和省里的扶貧政策、用足政策,爭取項目和資金來加快發展。同時可以把一些有一定效益、條件成熟、有市場價值的項目推向社會進行招商。如毛竹產業、苗木基地、旅游資源開發等都可以吸收外來資金來加快開發。
“赤溪村要在更高起點上考慮致富奔小康,而不僅僅是脫貧。”座談中,廖小軍針對赤溪村的現狀和群眾的愿望指出,位于霞浦楊家溪景區上游的赤溪村,要立足自然條件發展好旅游業、實現經濟更快發展,當務之急就是要打開山門,加快建設通往楊家溪的道路。“這是一條發展路、致富路。市里負責幫助規劃這條路,規劃設計好后共同向上爭取來建設。這條路修通之日,就是赤溪村山地資源充分開發加快經濟發展起步之時……”一席話憑添了大家的信心與干勁。
廖小軍還察看了九鯉溪景區開發和磻溪鎮金谷村珍稀苗木示范基地建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