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網消息 寧德為什么要發展冶金新材料,寧德又具有著怎樣的優勢條件?我市是如何編制這一規劃的,規劃又是如何出爐的?規劃實施后取得了怎樣的成效?帶著這些問題,記者于日前專訪了寧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
問:寧德為什么要發展冶金新材料項目,有怎樣的特殊背景?
答:2012年底,我市著手編制《寧德市冶金新材料及深度加工發展規劃(2013-2020)》(以下簡稱規劃),2013年10月獲得省發改委、省經貿委批復實施。該《規劃》從宏觀政策環境、資源優勢轉化、市場需求變化、產業集群培育等四個方面對我市不銹鋼及下游深加工產業發展進行規劃布局,旨在引導企業投資,為政府配置公共資源提供依據,促進不銹鋼產業健康發展。具體基于以下幾點考慮:
一是承接國家、省產業政策的需要。“十二五”以來,國家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對鋼鐵、船舶等五大過剩產能行業進行調整,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整合資源、優化產品結構,特別是加快鋼鐵行業向沿海臨港轉移,引導鋼鐵產品向高端化、差異化方向發展。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正)也將節約合金資源不銹鋼、節鎳型高性能不銹鋼等高性能鋼鐵材料作為發展的重點。同時,冶金工業也是我省“十二五”期間重點扶持的七個產業之一,《福建省冶金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了 “打造東南沿海新興鋼鐵基地和全國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基地”的要求。只有規劃對接好國家、省鋼鐵產業政策與布局調整,才能有效地把握發展機遇,打造我市冶金新材料千億產業集群,促進寧德后發趕超。
二是發揮資源比較優勢的需要。環三都澳區域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是布局臨港重化工業的理想選址。2011年國務院通過《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將環三都澳區域定位為裝備制造、化工、冶金、物流等臨港產業集聚區和海峽西岸東北翼新的增長極。區位上,我市處于大陸黃金海岸線中段和長三角、珠三角以及臺灣三大經濟區的中間位置,獨具“北承南聯、西進東出”的優勢,是海峽西岸經濟區對接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的前沿門戶。資源上,我市擁有世界級深水良港三都澳,海域面積714平方公里,深水岸線110.36公里,規劃可建5萬噸級以上泊位130多個,其中20-50萬噸級泊位61個,具有發展成為大型工業港、儲備港和中轉港的廣闊前景;同時我市又是福建省重要的能源生產基地之一,電力近期裝機將突破1000萬千瓦,規劃建設裝機還有近1000萬千瓦;再加上還有可供造地的灘涂面積50萬畝,淡水資源總量達150億立方米??梢哉f寧德具有發展冶金工業獨一無二的優勢。
三是對接市場需求變化的需要。隨著不銹鋼生產技術的改進和生產成本的降低,不銹鋼應用領域不斷拓展。2012年,全國不銹鋼粗鋼產量為1608.7萬噸,表觀消費量1286.5萬噸。2013年以來,不銹鋼應用領域逐步從傳統行業拓展到建筑五金裝飾、廚房設備、機械制造、石油開采、交通運輸、能源、航空航天、電子電器、節能環保、醫療器械等領域,不銹鋼需求量迅速擴大,不銹鋼行業呈快速發展趨勢。當時預測,2015年我國不銹鋼材消費量將達到1620萬噸,比2012年增長26.0%,2020年消費量將達到1900萬噸。實際上,2014年不銹鋼表觀消費量己達1606萬噸,超過原預測量,與2015年預測量基本持平,不銹鋼及深加工產業市場前景看好。
四是培育新增長點的需要。“十二五”初期,我市冶金工業基礎薄弱,隨著全國最大不銹鋼民營企業青山控股以及亞洲第二大不銹鋼生產企業義聯集團在我市投資興業,鼎信系列、福建聯德等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填補了我市不銹鋼產業的空白,現己形成以不銹鋼冶煉為主、深加工為輔的發展格局。尤其是不銹鋼上游原料的充沛,為下游產業鏈延伸發展奠定基礎,不銹鋼產業有望成為“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時期我市最有發展潛力、最具競爭力的新興產業。
問:《寧德市冶金新材料及深度加工發展規劃(2013-2020)》有怎樣的特點?
答:《規劃》突出四個特點:
一是突出產業集群的培育?!兑巹潯诽岢鲆源蛟烊a業鏈的升級版冶金新材料產業集群為方向,按照近、中、遠期三大步驟,努力實現“百千億,三躍升”發展目標。力爭經過近中期努力,到2020年實現不銹鋼粗鋼產量550萬噸,不銹鋼制品深加工能力300萬噸,下游深加工產業年產值1000億元;遠期打造全國重要的冶金新材料及深度加工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冶金新材料貿易中心及海西冶金新材料產業研發中心。
二是突出空間布局的優化?!兑巹潯穲猿稚胶B搫?、集約高效的布局思路,通過科學分析產業發展現狀、基礎設施和自然資源條件,重點規劃建設寧德漳灣、福安灣塢兩大臨港片區,帶動古田杉洋、霞浦牙城兩個延伸區,形成“兩片區兩延伸”的發展格局,構建沿海向內陸腹地延伸的區域經濟發展軸,推動山?;?、城鄉聯動發展。
三是突出項目工藝先進性?!兑巹潯窂娬{要鼓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技術設備,使生產工藝和設備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加強研發,使產品研發能力、技術創新能力、經營管理能力逐步達到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鼓勵發展高端特種不銹鋼,重點發展超級奧氏體不銹鋼、雙相不銹鋼、超級鐵素體不銹鋼、高性能核級不銹鋼、鎳基合金等主要品種及深加工制品,形成系列化高附加值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
四是突出園區環境保護?!兑巹潯芬蟠罅ν七M“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園區建設,構建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嚴格環保準入政策,鼓勵發展低污染、少能耗、高效益的不銹鋼產業。強化環保監管力度,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建立園區企業節能減排管理動態檔案,加強污染預防和生產過程控制,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實行污染物集中治理,加強區域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并把環保設施與城市污水處理系統和垃圾收集系統結合起來,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
問:“規劃”實施兩年來,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答:《規劃》實施以來,通過承接臺灣、長三角不銹鋼產業轉移,我市不銹鋼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鼎信系列、聯德等重大不銹鋼項目以及甬金科技、宏旺冷軋、浦眾制品等下游延伸加工項目均列入近幾年的省重點項目計劃盤子,省里還將青拓實業不銹鋼新材料項目作為省跨越發展行動計劃重大項目予以推進,不銹鋼產業集群效應日益顯現。2014年,全市不銹鋼產業完成產值324.4億元,比上年增長134.6%,對冶金工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冶金工業對全市規上工業經濟貢獻率達55.1%。目前,我市己建成投產380萬噸/年不銹鋼坯、熱連軋及寬帶卷生產能力,200萬噸/年不銹鋼帶冷軋生產線也將年內建成試產,己基本形成200系、300系不銹鋼冶煉以及下游深加工配套的發展格局,成為全省三大不銹鋼生產基地之一。預計到2015年底,全市不銹鋼產業產值將突破600億元,有望成為全國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加工基地。
問:如何更好地推進《規劃》實施?
答:《規劃》實施以來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存在就地轉化率低、項目有些環保措施未落實到位等問題,下一步我市將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下游產業鏈延伸項目招商引資力度,加強項目環保監管,全面推進《規劃》目標的實施。一是堅持規劃引領。以“統籌規劃、科學發展,優化布局、創新發展,有序推進、協調發展,保護生態、可持續發展”為原則,重點推進寧德漳灣、福安灣塢兩大臨港片區園區建設,補齊下游深加工、銷售、研發等短板,提高不銹鋼就地轉化率,培育壯大不銹鋼產業集群。二是提高準入門檻。嚴把項目準入關,嚴禁“三廢”及其它工業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企業入園;重點引進高端特種不銹鋼生產及下游精深加工企業項目,努力促使不銹鋼產品系列化、高端化。三是注重環境保護。通過加大園區環保設施建設與加強企業環保監管相結合,繼續完善園區污水處理廠、危險固體廢物處理中心等配套建設,建設環境友好型生態園區、綠色環保示范區;建立企業節能減排管理動態檔案,加強節能、環保監察,加強污染治理和環保在線監測管理,督促企業環保措施落實到位,促進我市不銹鋼產業健康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