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網消息 寧德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富集的深水岸線、灘涂、淡水、電力等資源優勢,是布局臨港重工業的理想選址。
近年來,我市積極把握重化工業加速向沿海臨港轉移集聚的發展機遇,并按照“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思路,大力培育冶金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努力打造福建東北翼新增長極。
那么,寧德市在大力培育冶金新材料產業上,其規劃遵循著怎樣的發展原則?定位又是什么?在發展中,又將如何科學處理環保問題?近日,記者就此專訪了寧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
問:寧德市發展冶金新材料產業規劃遵循了怎樣的原則?
答:2013年,我市編制的《寧德市冶金新材料及深度加工發展規劃(2013-2020)》(以下簡稱規劃)獲得省發改委、經信委正式批復,《規劃》主要對我市不銹鋼為主的冶金新材料及精深加工產業的發展進行規劃布局,有力推動了我市冶金新材料產業科學有序快速發展。
其主要是遵循“科學、創新、協調、可持續”的基本原則。即堅持“統籌規劃、科學發展”,合理確定不銹鋼產業發展定位和建設規模,提升土地、資本、技術、人才等集聚水平。堅持“優化布局、創新發展”,從港口資源合理開發和產業基礎、產業特點出發,形成分工明確、各有側重的功能區。堅持“有序推進、協調發展”,推進上中下游產業發展規劃和建設,由臨港向山區輻射,延伸產業鏈。堅持“保護生態、可持續發展”,強化環保準入,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協調持續發展。
問:寧德發展冶金新材料的定位是什么?
答:“一基地、兩中心”是寧德發展冶金新材料產業的最終定位。“一基地”即積極承接國內及臺灣產業轉移,高起點引進大項目,打造全國重要的冶金新材料及深度加工生產基地。“兩中心”即高起點規劃發展現代物流業,培育不銹鋼原材料及深加工產品物流市場,打造全國重要的冶金新材料貿易中心;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共建不銹鋼產品試驗、檢測及研發平臺,打造海西冶金新材料產業研發中心。
問:寧德冶金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是什么?
答:發展目標是“百千億,三躍升”。即力爭到2015年,實現不銹鋼粗鋼產量350萬噸,不銹鋼制品深加工能力100萬噸,下游深加工產業年產值300億元。到2020年,實現不銹鋼粗鋼產量550萬噸,不銹鋼制品深加工能力300萬噸,下游深加工產業年產值1000億元。到2025年,形成集研發設計、生產加工、物流倉儲、貿易服務等于一體的冶金新材料全產業鏈體系。
問:寧德冶金新材料發展的總體布局是怎樣的?
答:主要是形成“一中心兩片區兩延伸”空間布局。“一中心”即依托寧德中心城市,在引進發展不銹鋼生產加工的基礎上,形成不銹鋼貿易服務和產業研發中心。“兩片區”即寧德(漳灣)臨港片區,規劃面積約8000畝,其中不銹鋼上游項目規劃用地4000畝,冷熱軋等中游加工項目規劃用地2000畝,下游深加工項目規劃用地2000畝;福安(灣塢)臨港片區,規劃面積約9000畝,其中不銹鋼上游項目規劃用地2500畝,冷熱軋等中游加工項目規劃用地1500畝,下游深加工項目規劃用地5000畝。“兩延伸”即古田杉洋延伸區規劃面積約1500畝,霞浦牙城延伸區規劃面積約1200畝,重點發展不銹鋼下游深加工。
問:寧德市發展冶金行業建設步驟如何?
答:實施“近中遠期,三步走”建設步驟。近期:整合寧德(漳灣)、福安(灣塢)臨港片區可利用的土地和不銹鋼企業,重點發展熱軋板、冷軋鋼帶、無縫管、復合材及各類五金制品,逐步形成以冶煉、軋制為主,深度加工為輔的產業發展格局。中期:全面發展不銹鋼特種專用件、耐腐蝕專用設備、交通運輸設備配件、各式醫療器械、機械成套設備、各種類型的不銹鋼深加工產品,同步建設不銹鋼專業市場區和配套服務業并初具規模。遠期:以規?;?、標準化、集團化為方向,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業、新型材料、工藝消費品、各類高端配件、新能源設備、電梯設備等新產品,建設全國重要的不銹鋼深加工生產基地、貿易流通中心與研發設計中心。
問:發展冶金新材料產業,如何科學處理環保問題?
答:我們將強化“準入、監管、治理”三重環保措施。大力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園區建設,構建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嚴格環保準入政策,鼓勵發展低污染、少能耗、高效益的不銹鋼產業。強化環保監管力度,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建立園區企業節能減排管理動態檔案,加強污染預防和生產過程控制,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實行污染物集中治理,加強區域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并把環保設施與城市污水處理系統和垃圾收集系統結合起來,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
《規劃》實施近兩年來,我市不銹鋼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以浙江青山控股集團、臺灣義聯集團投資的企業為龍頭,已形成380萬噸/年不銹鋼坯、熱連軋及寬帶卷生產能力,今年又將建成投產200萬噸/年不銹鋼帶冷軋生產線及一批下游精深加工項目,初步形成了以冶煉為主、深加工為輔的產業發展格局,正朝著將我市打造成為全國最大不銹鋼新材料生產加工基地的目標邁進。